【本期特邀导师】 杨林森 现为保山市永昌小学高级教师。杨林森老师专注于创新作文的研究及实践,取得可喜的成绩。2015年,杨林森选送的作文讲评课获“部级优课”殊荣,本人被教育部授予“优课教师。”2016年以来,杨林森已10多次参加隆阳区教育局组织的专家“送教下乡”活动,得到所到乡镇学校学生、老师的热烈欢迎与一致好评。 如今,杨林森在全区独创的班级作文刊物《浪花集》已出版107期,发表学生作文1500余篇近70万字,指导学生在省市级报刊发表作文80多篇,他个人在各级报刊发表文章100余篇。 □ 杨林森 无论是教学班的学生,还是作文培训班的学员,他们问得最多、也是最重复的问题就是“写什么?” 面对学生提出的这个问题,我无数次作答:什么都可以写。可每次回答完,我都犯嘀咕:什么都可以写,学生却什么都不会写? 写什么 下面几个小事例,也许能解开同学们心中的那个“写什么”的问题。 一日,正上课,忽然狂风大作,树折腰窗作响,引得许多同学摆头观看。继续上课效果固然不会太理想,于是,我干脆停课满足同学们的好奇心,让大家走近窗边,走出教室看个够。看罢,自然引出作文素材的话题。 又一日,几个同学在一起玩悠悠球。我看到有的同学玩得很熟练,如果上台展示绝对值得一看。于是,我特意安排几个悠悠球玩得好的同学表演、交流,自然又引出一场关于悠悠球的话题作文。 再一日,餐厅正在打饭。后来的同学发现筷篓里的筷子没有了。有的同学东找西找,有的同学等待观望,也有的同学跑到另一个打饭点拿来了筷子,但只拿了自己的一双筷子。几分钟过去了,没有筷子的几个同学还在等待。这时,我对一个同学说,这是不是可以作为作文素材来交流? 再再一日,作文班的学员们在教室里旁若无人地大吃特吃零食,看到这情景,我马上搞起了“零食辩论会”。辩论会上,同学们各抒己见,观点惊人。很少有人不关注的吃零食,居然也成了同学们写作的对象。 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这样的事例在我们的生活中时时上演,这样的事例都可列入写作的对象。 怎样写 可是,很多同学面对发生在我们身边许许多多的事情却熟视无睹。狗妈妈生下小宝宝,他们没有看到;燕子在屋檐下筑巢,他们没有注意;春天第一朵花开了,他们没有觉察;大街上柳絮飘舞,他们没有在意;天上出现好看的瓦片云,他们没有留心;吃饭时妈妈给你不停地夹菜,他们没有感觉到…… 用我们平时说的一句俗话“看见当瞎子,听见当聋子”来形容这些同学并不为过。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他们缺少一双作文的眼睛。 作文“眼” 假如你能对万事万物充满好奇、留心观察、感受独特,那么,恭喜你,你已经拥有了一双作文的眼睛。 有了这双眼睛,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同学之间的打闹玩耍,学习上的酸甜苦辣就成了我们源源不断的写作源泉。 有了这双眼睛,花草树木,花开花落;虫儿蚂蚁,蝶飞蝶舞;日月星辰,月圆月缺就是我们取之不尽的写作素材。 有了这双眼睛,春夏秋冬,春种秋收;风霜雨雪,风狂雨骤;风雨雷电,电闪雷鸣就是我们永不枯竭的写作灵感。 有了这双眼睛,世间的万事万物就都可以入文入题了。 请同学们练就这样的一双眼睛吧,它只需要你好奇、留心、独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