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2019年02月22日 星期五
第A16版:时评    
       
版面导航

第A01版

第A02版

第A03版

第A04版

第A06版

第A07版

第A08版

第A09版

第A10版

第A11版

第A12版

第A13版

第A14版

第A15版

第A16版
2019年02月22日 星期五
理解地铁“板凳族” 但公共利益优先

    本报评论员刘孙恒   

    在公共资源暂时无法满足所有人的需求时,公共利益应处于价值序列的优先地位,个人利益乃至团体利益只能往后排。

    自春节假期开始以来,乘坐上海地铁11号线的乘客陆续发现,车厢里贴上了“请勿使用自带小板凳”的警示语,语音提示中也增加了与“板凳族”相关的内容。因11号线路程偏长,一直存在乘客自带板凳解决无座问题的现象。人们一方面能体谅上班族长途出行不易,但对其造成的安全风险也意见颇大,以至于“上海地铁11号线‘板凳族’”是上海市民长期热议的话题。(2月21日《北京青年报》)

    “板凳族”之所以成为上海地铁11号线的一道奇观,源于三个方面:首先是众所周知的人多座少,公共服务供不应求,这是各大城市的通病,但在上海、北京、深圳等一线城市尤为如此;其次是11号线路程偏长,全长82.4千米,共设38座车站,也是目前全国唯一的跨省地铁线路;最后,它自西北向东南连接起住宅密集的上海嘉定区、苏州昆山直至上海市中心和各大景区、交通枢纽,亦即途经的都是人口密集的区域。

    当每天上下班都要在拥挤的地铁上至少待一两个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随身携带一个小板凳,占个空地坐着,固然也不怎么舒服,但让疲惫的身体有个安放之处,起码比一直站着轻松许多。上海地铁11号线上的“板凳族”,让人同情,亦不难获得人们的理解,这或许是“板凳族”一直存在的原因之一。

    然而,理解归理解,地铁“板凳族”的行为却不能被认同。原因在于,公共生活中,在公共资源暂时无法满足所有人的需求时,公共利益处于价值序列的优先地位,个人利益乃至团体利益只能往后排。而道理也很简单,举例来说,如果大家出于一己之私,都拿个小板凳乘坐地铁,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答案不言而喻。

    而地铁“板凳族”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看得见的——本来可以站三四个人的空间结果被一个“板凳族”占了,“板凳族”若是坐在出入口,更是影响人们上下车,显而易见,“板凳族”侵犯了其他乘客的正当权益。不仅如此,地铁本来就很拥挤,地铁车厢又为运动空间,一旦发生什么紧急情况,比如紧急刹车等,“板凳族”的存在势必会加剧问题的严重性,危及公共秩序安全。

    公共安全至上,特别是在乘车安全与舒适无法兼得的情况下,理应是安全优先。这同样需要每个“板凳族”的理解与配合,不能为了一己之方便而让他人不方便。更何况,地铁乘客的流动性较大,有时也会有空座可坐,问题并不是完全不可能解决。此外,自然也需要地铁管理方加强规范管理,多措并举地治理“板凳族”现象。

底部
新闻爆料热线:0871-4160447 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56699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YearPh-MonthPh-DayPh HourPh:MinutePh:SecondPh
云南网 滇ICP备08000875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春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