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随着春季气温回暖,东部黑颈鹤种群正在昭通大山包保护区进行栖息中转和向北迁徙,鹤群数量急剧减少。大家如果要拍摄、观赏黑颈鹤,可要抓紧最后的时机,错过后就要再等上十来个月的时间了!”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工作人员如是说。 人间四月芳菲尽,正是鹤群北迁时!最近1周以来,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工作人员在监测统计过程中发现,大海子、长会口、小海坝、勒力寨4个夜宿地的黑颈鹤数量持续减少,最近两天大山包保护区内监测到的黑颈鹤数量只有500只左右,且具体数量继续呈减少趋势。 另据观察分析发现,在贵州威宁县草海、云南会泽县念湖、云南巧家县马树镇、云南永善县茂林镇等越冬栖息地的黑颈鹤现已大部分离开当地,飞往昭通大山包保护区进行临时性过渡性的栖息中转,然后再向北迁飞。 对此,大山包保护区管护局在大海子、小海坝等黑颈鹤主要的夜宿中转地加大了玉米投放量,及时为迁徙鹤群补充“口粮”和能量。同时,管护人员还加强野外巡护监测和救护准备力度,为鹤群顺利北迁保驾护航。本报记者 申时勋 小档案 黑颈鹤 是世界珍稀濒危物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是世界上唯一在高原生长、繁殖的鹤类,目前全世界黑颈鹤数量大约9000只,分西部、中部、东部三个种群,它们每年10月至次年4月南迁到藏南地区和云贵高原越冬,夏季全部北迁到青藏高原繁殖。其中,西部种群大约4600只,在藏南(少部分飞出境外到克什米尔、不丹等地)越冬;中部种群大约800只,在云南香格里拉、丽江等地越冬;东部种群大约3600只,在云南昭通大山包湿地、巧家县马树镇、永善县茂林镇、会泽县念湖和贵州威宁县草海等地越冬。 通讯员 郑远见 陈光会 摄影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