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玲绮 保山市永昌小学五(5)班 今天,我参加了春城晚报小记者的首场实践活动。下午1:30,我们便从家出发了,当我们来到保山市红十字会时,已有很多小记者在里面了。 不一会,小记者差不多都来齐了。我们排着队去到了5楼会议室,老师向我们介绍了红十字会的起源。我知道了5个1是:一个人, 红十字运动的创始人亨利·杜南;一场战争,索尔弗利诺战争;一本书,《索尔弗利诺回忆录》;一个国际组织,日内瓦5人委员会,1875年改名为“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一个公约,第一个日内瓦公约——《关于改善战地陆军伤者境遇之日内瓦公约》。 我还知道了红十字作为救护团体(即红十字会)识别标志,始于1863年10月,采用“白底红十字的臂章体为伤兵救护团体志愿人员的识别标志”。红十字标志通常是由5个大小相等的红色正方形拼合成。国际红十字的规章,对红十字标志本身的大小、比例并没有严格的规定,只说明两条红色长方条成垂直相交,中心至各端的长短相等就行了。我们常见的红十字标志,因人地而异,规格不尽统一,原因就在于此。 而中国红十字会周围的麦穗是中国国徽的图案,这样一来,红十字代表红十字会,麦穗代表中国,合起来的意思就是中国红十字会了。然后,我们又去了体验教室,里面的设备应有尽有,其中我最喜欢地震模拟器了,平台上一晃一晃的,一会向上,一会向下,一会向左,一会向右,可有趣了。我还知道了一些基本的自救方法和心肺复苏操作方法,今天过的真充实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