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餐难吃、座椅拥挤、服务一般、航班延误等与坐飞机有关的“难忍”选项中,航班延误排在前列。到底怎样才能提高准点率?近日,西南空管局云南分局成功运行的一项技术革新,让提升航班正点率有了技术支撑。这就是“C类数据移交”技术。昨日,这项技术已应用于西双版纳机场与昆明长水国际机场之间的所有航班。空中管制员正式告别电话移交,进入电子移交的智能化时代。 以前通过电话进行数据移交 管制员们之前是怎么进行数据移交的呢?靠打电话! 比如,一趟航班从昆明飞往西双版纳,起飞前,昆明与版纳两地的管制员至少要通4次电话:几点可以起飞?期间与什么航班有飞行冲突?是否可以移交管制……不仅如此,飞行和降落过程也需要打电话并且将数据录入系统。昆明飞版纳飞行距离较短,飞机还在上升、下降过程中就要快速将“管辖权”交接给对方管制员。 通过打电话来指挥飞机起飞降落、移交数据,听起来不可思议,但是事实就是如此。管制员同时指挥多架飞机,工作负荷非常大,一旦说得太快没明白、口音太重没听懂、措辞不当而出现了理解偏差,那么指挥也会出现失误。 今后点点鼠标就可以完成 为此,中国民用航空局空中交通管理局提出了一个课题:如何让管制员的数据移交实现智能化,变得又快又准? 从2015年开始,中国民航局空管局委托中电莱斯集团南京莱斯信息股份有限公司进行技术设计和验证,技术能否应用于实践,需要真实的飞行数据作为支撑,需要条件适合的机场进行实地飞行检验。最终,课题选择了云南分局作为深入研究和验证的现场,选择首先在昆明和西双版纳机场进行实地飞行检验。 选择云南,不是偶然。中电莱斯集团南京莱斯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空管系统事业部总经理席玉华称,中国民用航空西南地区空中交通管理局云南分局所辖的空域面积、支线机场数量、航班流量都是全国最大。同时,云南分局技术力量强,能够非常有力地推进新技术试验及应用。 以西双版纳机场为例,目前航班流量约100架次/天,空管员每天至少要打300多个管制协调电话,以每个电话15秒计算,每天要打75分钟电话,工作负荷非常大。实施“C类数据移交”后,就能取代电话,实现区内中小机场进港、出港航班与云南空管间的数据同步和电子移交。今后,管制员不用再打电话,点点鼠标就可完成航班管制移交。 提升航班管制精准性和效率 “C类数据移交”和航班正点率提升有什么关系? 自动化、智能化的数据移交操作完全取代了人工打电话,提高安全性的同时大幅降低工作负荷,以前需要两个管制员协同完成的工作,现在一个管制员就能完成,管制员还可以将主要精力用于调配飞行冲突。 目前,这一技术已在西双版纳和大理两个支线机场进行了运行验证,今后将全面覆盖我省支线机场。这项技术的运用,提升了航班管制精准性和效率,避免了人为因素可能出现的误差。那么对于旅客来说,最直接的感受就是今后省内航线正点率将会提升。 名词解释 什么是“C类数据移交”? 管制单位间飞行数据交换,两个或多个管制单位间为实现快速管制移交的数据交换报文。飞机飞在空中,有起飞降落时的快速高度变化,也有一定高度的平稳飞行,就像“三维立体”。这时候,除了平面移交还需要“垂直移交”,C类数据移交解决的就是飞机的垂直移交问题。实习记者 赵丹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