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越来越多人的体检报告上出现“息肉”两个字。作为可能与肿瘤相关的指标,息肉仿佛是一颗“定时炸弹”,让不少人内心纠结,到底会不会癌变,要不要治疗?今天,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宋正己就来告诉你:最凶险的肠息肉长什么样,如何应对肠息肉。 肠息肉是个什么“鬼”? 肠息肉是指肠道黏膜表面突出的异常生长的组织,在没有确定病理性质前,统称为息肉。 宋正己说,通俗说,息肉就是“小肉椎”“小肉丁”,如果它长在肠道里,就叫肠息肉。 息肉的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上升,并且男性更为多见。做肠镜检查的人群中,大约15%会发现肠息肉。 息肉离癌到底有多远? 宋正己说,息肉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非肿瘤性息肉如炎症性或增生性息肉,一种是肿瘤性息肉如腺瘤性息肉。 炎症性息肉在炎症治愈后可自行消失;腺瘤性息肉一般不会自行消失,在生长过程中部分会有恶变倾向。腺瘤性息肉属于癌前病变,通过5年、10年时间慢慢长大,有的会恶变成肠癌。 哪些人容易长肠息肉? ●家族当中有结肠癌或结肠息肉患者。 ●长时间摄入高动物蛋白质、高脂肪、低纤维以及油炸食品者。 ●吸烟饮酒。 ●久坐不好动。 ●年龄超过50岁。 ●有糖尿病或体重超重者。 宋正己说,高危人群定期体检,可及时消除肠息肉的癌变隐患。 凶险的肠息肉长啥样? 宋正己表示,息肉是否会癌变,还与年龄、大小、形状、数量、部位、遗传等有关,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判断它离癌是远还是近: ●看大小: 越大的息肉越危险。1厘米以下的腺瘤样肠息肉癌变率为1~3%;1~2厘米的为20%;2厘米以上的高达50%。 ●看形状:“趴”着长,长得像个摊开的饼子,这种扁平型的息肉最危险,需要尽早发现,尽早排除。 ●看数量:单个、两个息肉癌变概率不高,有的人可长出10多枚、20多枚息肉,数量越多越危险。 ●看部位:有的部位容易发生癌变。 ●看家族史:某些息肉病的发生与遗传有关,有肠癌或者肠息肉家族史的人要特别关注息肉。 当然,息肉的癌变风险,最准确的评估是病理检查,息肉是否是肿瘤性息肉和腺体增生异型性程度是主要的判断依据。 发现肠息肉这样应对 多数肠息肉患者没有任何临床症状,一旦出现便血、黏液便、腹痛、大便次数增多、便秘甚至肠梗阻等症状,应立即到医院请医生评估是否做肠镜检查。 发现肠息肉,首先要咨询消化科的医生,看是否需要切除。宋正己说,虽然腺瘤性肠息肉是肠癌的癌前病变,但它离癌变还有5-10年的时间,所以发现肠息肉也无需过度紧张,及时处理就能排除隐藏在肠道里的“定时炸弹”,防住癌。 本报记者 王劲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