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2019年04月12日 星期五
第A16版:时评    
       
版面导航

第A01版

第A02版

第A03版

第A04版

第A05版

第A06版

第A07版

第A08版

第A09版

第A10版

第A11版

第A12版

第A13版

第A14版

第A15版

第A16版
2019年04月12日 星期五
“陪伴式啃老”折射养老困境

    本报评论员 刘孙恒

    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的构建,跟不上人口老龄化的速度,以至于越来越大的养老压力,进一步向家庭倾斜。

    如今“啃老”被网友细分出了一种类别。“陪伴式啃老”指子女表面上看是在老人身边生活,似乎能更多地照顾老人,实际上自己的吃穿住行全都依靠老人。“陪伴式啃老”的人常把其行为美化成“常回家看看”,因此感到心安理得。你身边有“陪伴式啃老”的人吗?(4月11日《中国青年报》)

    看过电视剧《都挺好》的人都知道,剧中苏家父母一生大半的积蓄都花在二儿子苏明成身上,然而苏明成却认为苏家三兄妹里只有他长期陪伴在母亲身边,这是母亲自愿为他付出的,他不是在啃老。苏明成,可以说是“陪伴式啃老”的典型。

    本以为苏明成只是电视剧中的人物,未曾想,苏明成却是生活的真实写照。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2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7.3%受访者身边有“陪伴式啃老”现象。当“陪伴”与“啃老”这两个语意完全不搭的词组合在一起,注定会引发争议、引人思考。

    究竟该如何看待“陪伴式啃老”现象?或者说,该如何评价“苏明成们”?显然,单纯地说是与非都欠妥当。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由于受传统家庭观念的影响,家庭关系缺乏边界,父母总是以子女为重心,没有“自我”。由此而来的结果,是啃老这一在社会语境下备受批判的现象,在家庭关系中却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可以说,啃老现象的存在,与父母的纵容不无关系。更甚者,是哪怕子女已经成年,他们能够自食其力,一些父母依然愿意为子女付出,并以此为乐。此前有一份老年消费调查问卷显示:在接受调查的5000位老人日常花费中,30.74%花在日常开支,23.51%补贴儿女,只有3.3%用在了自己的休闲生活上。

    啃老背后的因素是如此复杂,陪伴其实也不能简单理解。众所周知,不是身在父母旁边就是陪伴,陪伴存在高质量与低质量之别,若是生活中没有理解、尊重、关心、体贴,苏明成与身在美国的大哥苏明哲有多少区别呢?正因如此,对于“陪伴式啃老”,很难轻易给予某种是非判断,子女孝顺与否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我觉得“陪伴式啃老”真正反映的依然是养老困境。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的构建,跟不上人口老龄化的速度,以至于越来越大的养老压力向家庭倾斜。但传统家庭养老模式正在逐步瓦解,“养儿防老”越来越不具备现实基础,种种因素叠加之下,才会出现“陪伴式啃老”的“怪胎”现象。

底部
新闻爆料热线:0871-4160447 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56699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YearPh-MonthPh-DayPh HourPh:MinutePh:SecondPh
云南网 滇ICP备08000875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春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