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2019年04月15日 星期一
第A03版:发 布    
       
版面导航

第A01版

第A02版

第A03版

第A04版

第A05版

第A06版

第A07版

第A08版

第A09版

第A10版

第A11版

第A12版

第A13版

第A14版

第A15版

第A16版
2019年04月15日 星期一
参与黑洞照片拍摄的云南天文台研究员毛基荣:
今后还能看到黑洞的3D照片


    “黑洞照片怎么那么模糊?”4月10日,黑洞照片公布后不少市民都有这样的疑惑。对此,参与照片拍摄的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研究员毛基荣解释说:“能把那么远的黑洞拍成这样子,在我看来已经很清楚了。很多市民都会去电影院看电影,我更喜欢看3D电影,3D电影使用了物理学上的偏振效应。我们还要进一步研究下去,不单要看到黑洞的普通照片,还要看到黑洞的3D照片。”

    12日下午,本报记者来到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采访了参与黑洞照片拍摄的科研人员毛基荣,他是做偏振理论研究的。“我是一个普通的昆明人,也是吃米线长大的,就像很多市民对天文感兴趣而到天文台参观一样。”他介绍说,每个星系的中心都有一个黑洞存在,质量非常大,所以会把周围的所有物质,包括光都吸进去。

    既然光都无法逃脱,那怎么才能给它拍照呢?黑洞在吞噬周围物质时,离黑洞很近的地方会因吸积作用而产生光。于是,视界面望远镜(EHT)就通过给吸积所产生的光拍照,从而观察黑洞真容。视界面望远镜(EHT),是由位于南极、智利、墨西哥、美国夏威夷、美国亚利桑那州、西班牙的8台亚毫米射电望远镜,构建成一个口径等同于地球直径的超级“虚拟”望远镜。这些望远镜一同协调能实现前所未有的角分辨率,能看到洛杉矶城市里的一个2毛5分硬币上的日期。如果没有EHT惊人的分辨能力,黑洞就只是一个点。“大家可以想象,在没有光污染的地方看天上的恒星,就是一个一个点。我们已经把那么远的黑洞都看到了,我觉得图像是比较清楚了” 。

    本报记者 杨质高 摄影报道

底部
新闻爆料热线:0871-4160447 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56699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YearPh-MonthPh-DayPh HourPh:MinutePh:SecondPh
云南网 滇ICP备08000875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春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