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先红,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红光乡一名小学教师。 吕兴龙,怒江州贡山县茨开镇一名移民管理警察。 两地相距1748公里,两个四川青川人,守望相爱11年。 她留在老家,赡养7位老人,拉扯4个孩子,用柔弱的肩膀,撑起了两个历经磨难的小家;他远赴中缅边境一线的怒江大峡谷,戍边13载,用4000多个日夜的坚守,换来边境线的安宁。 4000多个戍边日夜 孤单时,对着怒江说说心里话 中缅边境线的丹珠检查室,矗立于险峻的高黎贡山中方一侧,背靠怒江天险。受山势阻隔,这里常年潮湿阴冷,手机信号也很不稳定。 这是腾冲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向阳分站的一个执勤点,也是副站长吕兴龙常年坚守的岗位。2016月8月到检查室工作后,他每天带领执勤民警检查边民出入境证件,严防不法分子出入,爬到海拔3300多米的阿弄垭口进行边境巡逻,日子枯燥而单调。 这样的戍边生活,吕兴龙已经坚守了4000多个日夜。“寂寞的时候,对着奔腾的怒江说说心里话;孤独的时候,给每个石头取个名字。呆的时间长了,最容易得风湿病和关节炎。”回忆往昔,他感叹不已。 2006年6月,从四川警察学院毕业后,吕兴龙来到原武警云南边防总队怒江边防支队服役,成了一名边防军人。 2009年11月,他轮换到独龙江边防派出所工作半年。去之前,就听说了“两根黄瓜”的故事。原来,独龙江每年都有半年的大雪封山期,吃不到绿色蔬菜。有一年,冰箱里储存了两根黄瓜,同事们想吃蔬菜的时候,就打开冰箱看看,饱一饱“眼福”。为了让同事们吃上绿色蔬菜,闲暇时,吕兴龙就一头扎进已经建好的蔬菜大棚,把地里的石头一个个捡出去,再挑进一担担土,种上包菜、黄瓜、番茄等10多种蔬菜。经过一番悉心照料,那年冬天,大伙儿终于吃上了自己种的新鲜蔬菜。 戍边生活,平淡之外,也时常伴随着各种各样的危险。2016年4月,在一次抓捕毒贩的过程中,吕兴龙从4米多高的地方一跃而下,将毒贩一举擒获。之后,才发现自己左小腿已经骨折,疼痛难忍。 “‘龙哥’把这件事跟我说了以后,我也挺心疼的。”何先红说,“家里面的事情,他可以放心。老人、小孩,我都会照顾好。” 7位老人和4个孩子 这么好的儿媳,打着灯笼也找不到 3月25日,青川县红光乡中心小学下课铃响起,孩子们一窝蜂地冲进食堂。何先红跟在后边,关切地注视着。 2008年底,她考入该中心小学,成了一名教师。白天备课上课,晚上辅导学生,一心扑在教学上。 也就在那时,何先红的公公吕正才,在建房时不慎从二楼摔落,大腿等多处重伤。此后,几乎每年都要去医院住院治疗、复查。何先红只能在学校、家和医院之间三头跑。“这么好的儿媳妇,打着灯笼也找不到!”吕正才说,两家一共有7位老人,有她在家,都觉得很幸福。 2009年和2012年,由于舅舅和妹妹家相继出现变故,彼时不满1岁和9岁多的两个小男孩先后来到何先红家生活。起初,因为刚结婚不久,何先红还没有自己的孩子,担心爱人不同意。没想到,吕兴龙满口答应,“亲戚有困难,能帮一点算一点。” 后来,何先红自己的两个小孩相继出生,家里一共有了4个小孩。她说,“给小孩买衣服,一买要买4套。两个大的孩子,也和亲生的一样,从没把谁当外人看。” 何先红最怕的,是家里人生病。大儿子5岁那年,一天半夜时高烧不退,经医生诊断为肺炎。第二天,何先红也觉得有些头疼、发烧,但孩子死活不要离开她。她只能咬着牙,硬撑在病床边,陪孩子打针输液。直到几近虚脱,才去挂了急诊。 2016年,何先红母亲从高处跌落,造成腰椎骨折,需要卧床休养半年。于是,洗衣、做饭、喂猪这些家务都落在了何先红的肩上。那时,每天下午放学,她立刻跑回家煮饭,把饭送到母亲床前,又赶紧回学校上自习,下课回家后接着收拾锅碗,打理孩子们……最令她记忆深刻的是,每天要用锄头为十几头300多斤重的肥猪清理猪粪。 何先红感慨道:“那段时间,特别难熬,整夜整夜失眠。尽管如此,还是没有向‘龙哥’开口,让他请假回来。” 1748公里守望相爱 一人青川相思,一人怒江遥望 吕兴龙与何先红在初中时就已经认识,但直到吕兴龙远赴怒江边境工作的前一晚,他才跑到何先红跟前表白——“想要耍朋友”。经过一夜的深思熟虑,何先红答应了。 从此,一人在四川青川相思,一人在云南怒江遥望。 2008年5月12日,一场地震重创了青川。6月4日,劫后余生的何先红,黑黑瘦瘦地出现在吕兴龙面前。两天后,二人登记结婚,成为了夫妻。 何先红怀孕后,每次要坐3个小时客车,独自一人去医院做产检。离预产期还有一个多月的时候,由于胎膜早破,医生说可能会早产。当时,身边没有一个人相陪的何先红,忍受恐惧、强作镇定,自行给父母打了电话,又向学校领导请了假。 医生问:“孩子父亲怎么没来?”何先红忍住泪水答:“我爱人是一名边防军人,我们不知道孩子会提前出世,所以他还没有请假。” 在电话那头,吕兴龙焦急不已,不停叮嘱,“一定要保证大人的安全”。事后,医生对何先红说:“其实我能感觉到,你老公挺爱你的。” 为了弥补歉疚,在何先红“坐月子”期间,吕兴龙天天给孩子洗澡、穿衣、换尿布,俨然一个称职的“奶爸”。 2019年1月1日,随着公安现役部队改革,吕兴龙脱下橄榄绿,穿上藏青蓝,成为一名移民管理警察。初心未改,职责没变,他继续坚守在边境一线的工作岗位上。 春节临近,何先红带着年幼的小孩们,背上背一个,手里拽一个,身后带一个……挤客车、赶动车、坐飞机、再乘客车,用了整整3天,辗转上千公里,去到吕兴龙单位,全家人度过了一段幸福时光。 对于他们而言,爱情,不是挂在嘴边的承诺,也不是花前月下的浪漫,而是“你在前方‘守边’,我在后方‘安家’”。如今,跨越1748公里的爱,还在续写…… 本报记者 张勇 通讯员 杨桂开 谢丽勋 摄影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