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将迎来70岁生日。昨日上午,庆祝人民海军成立70周年大会在北京举行。 大会回顾了70年来人民海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奋斗历程,总结在战斗、建设、改革、转型和军事斗争准备实践中形成的历史经验,展望在新时代征程上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海军的光明前景,并对70年间为海军建设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 大会表示,海军广大官兵将始终围绕“坚决听党指挥,加快转型发展,建成一流海军,随时准备打仗”的目标要求,坚定不移用习近平强军思想统一思想和行动,以纪念人民海军成立70周年为新的起点,奋力跑好手中的历史接力棒,为加快海军转型发展、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海军贡献智慧和力量。 海上阅兵 航空母舰群等将亮相 中国海军成立70周年多国海军活动海上阅兵将于4月23日在青岛举行。 20日,海军副司令员邱延鹏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70周年多国海军活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这次海上阅兵,中方参阅舰艇和飞机包括航母辽宁舰、新型核潜艇、新型驱逐舰、战机等,有些舰艇是第一次亮相。其中,受阅舰艇32艘,编为潜艇群、驱逐舰群、护卫舰群、登陆舰群、辅助舰群、航空母舰群等6个群。 外国军舰陆续抵达青岛 昨日,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70周年多国海军活动的11国16艘舰艇陆续抵达青岛。从当日8时30分开始,文莱“达鲁塔克瓦”号巡逻舰(舷号09),印度“加尔各答”号驱逐舰(舷号D63)、“沙克提”号补给舰(舷号A57),韩国“京畿”号护卫舰(舷号812),孟加拉国“决心”号护卫舰(F112),澳大利亚“墨尔本”号护卫舰(舷号05),泰国“纳莱颂恩”号护卫舰(舷号421)、“邦巴功”号护卫舰(舷号456),日本“凉月”号驱逐舰(舷号117),俄罗斯“戈尔什科夫海军元帅”号护卫舰(舷号454)、“尼古拉·奇克尔”号救生拖船(SB131船)、“额尔布鲁士”号后勤保障船,越南“陈兴道”号护卫舰(舷号015)、“丁先皇”号护卫舰(舷号011),菲律宾“达拉”号登陆舰(舷号601),马来西亚“莱库”号护卫舰(舷号30)等先后抵达青岛港码头。 专家解读 海上阅兵与陆上阅兵有什么不同 与陆上阅兵相比,海上阅兵将给观众带来哪些与陆上阅兵不一样的观感?相关专家从装备、形式、场地等多方面分析了海上阅兵独有的特色。 “首先是受阅装备更加全面。”海军信息化专家委员会主任尹卓说,在海上阅兵中,海军的潜艇、水面舰艇、航空兵、岸防、陆战队等5大主力兵种装备都能得到充分展示,观众可以较为全面地了解海军成立70年来的建设成就。 “受阅形式更具海军特色。”海军研究院研究员张军社说,海上阅兵是首长乘舰检阅,受阅舰队以纵队形式通过检阅舰,其间还可变换不同队形,以充分展示海军风貌。此外,吹哨、鸣笛、挂满旗等海军专有的礼仪将贯穿阅兵全程,使海上阅兵更具浓郁的“海军风情”。 海上阅兵为何选择在青岛举行 与10年前相同,中国海军成立70周年庆典同样将海上阅兵地选在了青岛附近海空域。海军信息化专家委员会主任尹卓认为,从港口条件、海军积淀和城市开放程度等方面考虑,青岛是举办国际性大规模海上阅兵庆典的“上佳选择”。 “青岛有良好的港口条件。”尹卓说,“适合潜艇及多艘大型水面舰艇的靠泊。”此外,青岛还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海军机关驻地,方便活动组织安排和海军舰船飞机的集结。 本版文图据新华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