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世光 己亥春,我的11卷文集,经由晨光出版社高精装帧出版了。回眸此生创作与研究成果的编纂,辛苦与快乐同在。 如今,老年生活的文化平台丰富多彩,如学绘画、书法、诗词、音乐、舞蹈等等,而我2001年退休后,却钟情于续写散文、诗词与论文,整理出版文集更是一直挂怀的愿景。年逾古稀,时不我待,于是从2014年开始筹谋,定心投入先期编纂。我先后出版作品集30余部,各式文体杂陈,尚有发表于报刊未及入集子的零散作品,须分门别类清理,遂先规划出散文2卷、格律诗词2卷、小说新诗剧本楹联1卷、史话专著1卷、学术论文1卷、序跋评论札记1卷、民间文学著稿2卷,计10卷,再分两步走。第一步,将所有作品复印,在复印件上作细致校阅,修订有误之处。第二步,电脑打印,经3次校改,做成16开电子版,交与出版社。 这两步流程,看似简单,做来却十分繁复,因工程量较庞大,旁人又无法进入我的思维而难以参助,只能独我操作,甚费精力。我不用电脑,担心荧光伤眼,坚持隔三差五跑打印店,打好一件校改一件,连续不断。夜静时分,犹孜孜不倦,唯恐漏改一个错字、一个标点符号,总想不能贻笑于世。虽是辛苦,常至手酸眼涩,但每当改定一件作品,舒一口气,饮上一杯清茶,释放情怀,自品乐趣,感觉真是幸福。 这般乐在苦中,虽然惬意,但毕竟渐入暮年,也知劳逸结合,散散步,哼哼歌,做点爱吃的菜肴,与小孙辈玩玩游戏棋,有时与家人一起外出旅游,品赏大自然美景与时代新彩。逸而有度,回到书桌前坐下,便觉精神充沛,仿佛又年轻了许多。 就这样,眨眼过去了两年。电子版文集稿交付出版社后,在进行版式设计、排版和阅改校样期间,我又有了一段较长的闲暇时光。闲多了不免烦闷,不知手脚往哪儿放,且脑子闲多了也怕脑痴,于是又思索再写一部著作,选定《诗经吟辨》为题目。从2015年满75岁时起,边研读边写作。鉴于《诗经》的注释评述之书已甚多,我的书稿格式另辟蹊径,每读《诗经》一诗,我写两首七绝,其一概括其意旨,其二写我读后心得,再写一则《辨说》:列举历代观点,略予辨析,着重表达我的不同见解,信守严谨。书稿于2017年4月完成,遂补为文集之第11卷。 文集顺利问世,感触良多,唯欣然者,是老而能苦乐相生以有所为,是这样的文案乐趣已成为我夕暮人生的软性追求,成为伴随我老年休养的一种生活方式,笔下笺间时有一叶馨香足慰也。 (作者原工作单位:云南人民出版社,79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