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如意 保山市永昌小学四(1)班 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春城晚报小记者跟随老师来到了隆阳区气象局。我们到底来干什么呢?请听我慢慢道来。 气象局的阿姨为我们讲解了有关气象仪器的知识。首先为我们介绍的是百叶箱,是安置测定温度、湿度仪器用的防护设备,里面有两种仪器,一个是温度表,还有一个是毛发湿度表。 接着,我们来到一块大草坪旁,这可不是普通的草坪,而是用来测量数据的草坪。草地周围被铁栏保护了起来,正中央有一个10米左右高的柱子。柱子上面有一个箭头和三个碗,下面有一只白箱子。像箭头一样的东西叫风向标,用来测风向;像三个碗一样的东西叫风杯,用来测风速;下面那只箱子就是雨水采集器,还有蒸发皿、日照仪…… 后来,我们来到一棵大树下,了解了雨是怎么形成的。陆地和海洋表面的水蒸发变成水汽,水汽上升到一定高度后遇冷变成小水滴或冰晶,这些小水滴或冰晶组成了云,它们在云里通过凝结、凝华、互相碰撞等方式不断增大,当它们大到空气托不住的时候,就从云中落到地面,形成了雨、雪或雹。 时间过得很快,一天眨眼就过去了,但我收获满满。我明白了人工影响天气的工作,做的是防灾减灾的大事,为民解忧的好事,造福子孙的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