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2019年05月09日 星期四
第A12版:人物    
       
版面导航

第A01版

第A02版

第A03版

第A04版

第A05版

第A06版

第A07版

第A08版

第A09版

第A10版

第A11版

第A12版

第A13版

第A14版

第A15版

第A16版
2019年05月09日 星期四
李晟晖 老山脚下一株草 干群心中一暖男


李晟晖实地指导养殖户

    自2017年9月到文山州麻栗坡县挂职县委常委、副县长以来,李晟晖发现,麻栗坡家家户户门前都挂着鲜红的国旗,老百姓对他们这群上海来的帮扶干部非常热情,让他印象特别深刻。今年41岁的李晟晖在麻栗坡县的干部群众眼中,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暖男,而在他自己看来,他只是一名脱贫攻坚的冲锋员、沪滇协作的联络员、基层群众的勤务员,是老山脚下的一棵小草。去年,李晟晖被授予“云南省脱贫攻坚奖扶贫先进工作者”称号,不久前,他又荣获2019年第一批“云岭楷模”荣誉。

    多种措施帮扶贫困边民

    麻栗坡县猛硐瑶族乡的一些村民,因伤致贫。从1999年开始,上海市专门安排和筹措各类资金,在麻栗坡县设立假肢安装站,为村民安装假肢,提高了他们的生产生活能力。

    据了解,在上海长期帮扶文山开展“行走的渴望”行动(假肢安装)基础上,李晟晖立足麻栗坡实际情况和残疾人扶贫需求,对接上海市、区两级民政、残联部门给予生活帮扶,引入东部地区企业、社会组织与当地合作,将帮扶内涵从假肢安装深化延伸到生活帮扶和就业脱贫、产业扶贫。由上海市、静安区残联资助,将麻栗坡1300余名因战伤残的人员纳入保险范围,解决这部分群众的后顾之忧。“自2005年以来,共安装了义肢3800多支,他们还可以免费更换,减轻家庭负担。”李晟晖说。

    披星戴月培育小龙虾产业

    李晟晖经过多方走访考察,通过东西部协作引进小龙虾产业,最终成为麻栗坡县产业发展的新亮点。

    从想法提出、项目考察、着手建设等工作,到建立起全县第一个养殖智能化管理与实施监控的小龙虾追溯系统,半年多时间里,李晟晖披星而出,戴月而归,小龙虾产业发展起来了。

    “预计到2019年底,83户贫困户292名贫困人口有望如期实现脱贫,希望更多的群众能够依托产业实现脱贫。”李晟晖充满信心地说。据了解,在李晟晖的倾力帮扶下,去年麻栗坡县争取各类帮扶资金超过3500万元,实施项目50余个,帮助2500余名建档立卡户顺利实现了脱贫。

    扶贫扶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虽然不分管教育,但两年来,李晟晖先后引入了“萤火虫”助学团、“心基金”助学团等项目,组织开展教育扶贫,总计资金超过500万元。李晟晖认为,扶贫必扶智,教育扶贫是精准扶贫的迫切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长久之计,更是改变贫困家庭命运的现实路径。

    在麻栗坡挂职的两年间,李晟晖在项目资金、产业合作、慈善公益等方面,竭尽所能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他带着感情面对群众、充满激情积极争取,为脱贫攻坚争取了更多的资源。“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李晟晖将自己比作老山脚下的一株小草,默默地为麻栗坡的发展奉献着力量。

    本报记者 罗宗伟 摄影报道

底部
新闻爆料热线:0871-4160447 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56699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YearPh-MonthPh-DayPh HourPh:MinutePh:SecondPh
云南网 滇ICP备08000875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春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