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吉思进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免费,对于每一次免费,每个消费者都应保持警惕,切忌贪小便宜而吃大亏。 街头,推销员向过路女士推荐免费美容体验,送化妆品、洗面奶的情况并不少见,实际上,其中很多免费美容带有欺骗性,一旦进入美容院,各种陷阱就轮番上演,让爱美女士花高价美容。近日,大理中院就审理了一起以免费美容为诱饵,从中骗钱的案件。这家美容院老板和骨干成员等8被告均犯诈骗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5月8日《春城晚报》) 从这起案件不难看出,免费美容陷阱并不是普通的消费陷阱。一方面,其以免费为由,击中一些人贪小便宜的心态,容易让人放松警惕。且在此期间,会利用人们的善心,根据实际情况打出各种感情牌;另一方面,其往往有精准的围猎对象,要么是社会阅历不够的大学生群体,要么就是爱美心切或爱面子的年轻女性或男性。 一旦有人开始上钩,便有环环相扣的行骗伎俩,让人防不胜防,难以应付。正如此案中美容院老板交代的“经营之道”:“先由导购员在外围街面发放宣传卡片,吸引顾客到店,然后赠送洗面奶;美容师在为顾客洗脸时会告诉其脸上有较多毒素,可以为其免费排毒,然后使用铅汞含量比较高的排毒膏为顾客洗脸;排毒膏和仪器在顾客脸上发生交互反应,会使顾客的脸变黑,美容师再告知毒素已经排除,但脸要花钱清洗,价格不菲。此时,顾客的脸一边黑一边白,又听美容师说不彻底清洁就可能毁容,大都只能任其宰割。” 是的,当自己处于“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境地,再加上信息和知识的不对称,根本不知道脸上出现的一些反应究竟是怎么回事,且又事关毁容这样恐怖的事情,在此情形下,即便心中知道自己可能被坑了,内心充满不甘,但想必大多数人都没有拒绝的勇气、抵抗的能力,只能被牵着鼻子走,最后徒有“花钱买平安”的自我安慰。 都说免费才是世界上最昂贵的东西,此话显然同样适用于免费美容陷阱。因为被害人不仅要为此动辄损失成千上万元,还要遭受信任后的利用、智商的愚弄甚至尊严的侮辱,身心都会受到折磨。而由此对于社会信任基础的损耗,亦显而易见。毕竟,上过一次当之后,谁还会相信街边陌生人带来的笑脸与善意呢? 对于免费美容陷阱,需要多方合力“填坑”。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免费,对于每一次免费,每个消费者都应保持警惕,切忌贪小便宜而吃大亏;若是不幸上当受骗,及时止损的方式应是拿起法律武器、积极维权,比如报警、寻求媒体关注,而任何的沉默,都无异于变相的纵容;监管部门则应加强监督力度,让美容行业在规范、有序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