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2019年05月13日 星期一
第A16版:副 刊    
       
版面导航

第A02版

第A03版

第A04版

第A05版

第A06版

第A08版

第A09版

第A10版

第A11版

第A12版

第A13版

第A14版

第A15版

第A16版
2019年05月13日 星期一
艺 术
五谷丰登五联瓶


珐琅彩五联瓶(清)

    □ 黑王辉

    笔者收藏有一件非常奇特的瓷器,它由一大四小五个四方瓶组成,四个小的簇拥在大的四周,就像是一个乡下母亲带着四个没见过世面的农村孩子初次进城,他们紧紧地贴着母亲,仿佛正用恐惧而又惊喜的眼睛直直望着身边这个车水马龙、灯红酒绿的陌生世界。这种瓶,叫五联瓶。

    五联瓶的源流,最早可追溯到西周时期的五谷囊。相传贤士伯益、叔齐两兄弟因劝谏周武王不要以“臣反君”伐纣而不被采纳之后,就拒绝食用周粟,最终饿死在首阳山。当地人们被他们坚贞的志节感动,就埋葬了他们。在陪葬品中,便有五谷囊,里面装置五谷,可让他们在死后不再挨饿。不过,这种五谷囊并不见于西周的出土文物,最早类似五谷囊的陪葬品出现在汉代,这便是汉代的一种魂瓶,叫五联罐。五联罐的颈部,通常分四方坐落着四个小罐,一大一小,因此叫五联罐。有人认为五联罐是装置五谷所用,让逝者保佑生者五谷丰登,子孙兴旺,但也有人认为和当时的五行文化有关。不管怎样,五联罐作为一种冥器存在是毋庸置疑的,因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墓中极为常见。隋唐之时,五联罐渐渐被镇墓兽取代,不过,在宋代时,随着瓷器技艺的成熟,五联罐又风靡开来,它虽以五管瓶或者多管瓶的形式存在,但两者有着极为紧密的文化关联性。清代康乾时期,随着一股复古风潮的刮来,五联罐或者五管瓶再度出现,不过,这时已和冥器没有多大关系,它们通常作为生活用具而存在,既能作为观赏器直接摆放在博古架上,还能在瓶口插花当成花瓶,用处极广。像笔者的这件便是如此。

    笔者收藏的这件五联瓶,制作于乾隆时期,五只瓶均为绿地珐琅彩,瓶口描金,口沿装饰有缠枝纹,瓶颈有宝相花纹分布四方,瓶肩亦有缠枝纹,肩下有一圈变形夔龙纹,瓶腹又是各面一朵宝相花,其下是变形夔龙纹,再下已是底部,装饰有一圈蕉叶纹。这件五联瓶,整体看起来花团锦簇,春意盎然,好不热闹。瓶的底部亦描金,有底款印章,为楷书“乾隆年制”,可见是该时期作品。每个小瓶面与面的棱角和大瓶的一个面紧紧相接,既结实耐用,又呈对称结构,装饰效果极为明显。

    这件五联瓶,可被视作是对汉代五联罐或者五管瓶的仿制。在结构上,借鉴了当时子母瓶或者双联瓶的风格;在色彩运用上,绿地一片氤氲,珐琅彩错落有致,显得较为细腻;在结构上,繁简得当,显得极为雅致,因此,它以其独特的造型、美丽的色彩、巧妙的构图成为一件别具一格的清代艺术品,成为笔者所收藏的古玩中一件不可多得之作。

底部
新闻爆料热线:0871-4160447 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56699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YearPh-MonthPh-DayPh HourPh:MinutePh:SecondPh
云南网 滇ICP备08000875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春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