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气持续高温,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醒,细菌性痢疾、手足口病、皮肤病、红眼病等疾病将进入高发期,大家需谨防。 1.细菌性痢疾: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最常见的肠道传染病,除与苍蝇繁殖活动有关外,还与夏季气候适宜痢疾杆菌繁殖、天热人们喜欢吃生冷食品引起肠胃功能紊乱有关。 预防要点:控制菌痢的关键是早发现、早治疗;其次应搞好环境卫生、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加强对饮食、水源管理,消灭苍蝇,不吃生冷蔬菜,不吃不洁瓜果,不吃腐败变质或不新鲜的食物,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 2.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一种在夏季高发的儿童传染性疾病,它多由肠道病毒引起,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最为常见。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 预防要点:接种疫苗是预防手足口病最经济、最安全、最有效的方式。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定期清洁消毒玩具或常用物品,避免和患手足口病儿童密切接触。 3.皮肤病:夏天到来,气温将明显增高,雨量也会增多,这种温暖潮湿的环境给致病微生物提供了生长温床,足癣等真菌感染性疾病随之而来。 预防要点:平时应勤洗晒被褥、凉席,选择透气性好、具有吸汗性的衣衫,室内常通风,脚部也要保持清洁干燥,特别是穿凉鞋时,细菌容易黏附在脚部,一定要及时冲洗,并用毛巾擦干。在外出时应注意对皮肤的防护,可以选择穿长袖、戴口罩、乘车等方法,尽量避免直接暴露在外界环境中,从而减少过敏性皮炎的发生。要少在草地上、树底下、阴沟旁久留,少接触小动物,并及时清除花盆里的积水,以防蚊虫滋生。 4.红眼病:人们俗称的“红眼病”是急性结膜炎的统称。它可由细菌或病毒引起,发病急,易造成流行。 预防要点:为了预防结膜炎,应提倡勤洗手,不共用毛巾,不用手、衣袖和不干净的手帕拭眼;对患有传染性结膜炎者,所用脸盆、毛巾等要与他人分开,并应煮沸消毒;对工作生活环境多风、尘埃、烟熏、热等刺激者,应在改善环境同时加强戴镜等防护;游泳时要戴防水眼镜,浴室洗澡时最好自带浴具。本报记者 王劲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