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2019年05月28日 星期二
第A02版:聚焦    
       
版面导航

第A01版

第A02版

第A04版

第A05版

第A06版

第A07版

第A08版

第A09版

第A10版

第A11版

第A12版

第A13版

第A14版

第A15版

第A16版
2019年05月28日 星期二
今年我省为啥这么热
省防汛抗旱工作媒体通气会上透出诸多信息


近日,云南各地各部门积极应对持续高温天气,整合抗旱资源,掀起抗旱保苗热潮。


各地消防送水到校企解困




珍茗金龙水到校解渴


抗旱志愿者下乡保苗

    今年以来,云南天气为啥这么热?库塘蓄水能满足用水需求吗?农村地区人畜饮水如何保障?昨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云南省防汛抗旱工作媒体通气会,省防汛抗旱指挥部、省农业农村厅、省气象局相关负责人就今年气象特点、防汛抗旱工作、农业保产等内容进行介绍。

    旱情

    气象干旱范围扩大 抗旱保苗任务艰巨

    降水

    5月1日至20日:6.6毫米

    全省平均降水量历史同期最少

    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副总指挥长、省水利厅厅长刘刚介绍,当前,我省旱情呈现出高温少雨、雨季偏晚、气象干旱范围扩大、旱情快速发展等特点。

    今年入春以来,我省降水持续偏少、气温异常偏高,尤其是5月以来,我省持续晴热少雨,5月1日至20日,全省平均降水量仅为6.6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88.6%,为历史同期最少;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2.5℃,为历史同期次高;累计出现35℃以上高温265站次,为常年同期的近4倍,列历史同期第一位;昆明站连续10日最高气温超过30℃,创历史新高。

    据预测分析,今年我省进入雨季偏晚,其中,滇东和滇东南地区预计于6月上旬进入雨季,滇中及以西地区预计于6月上旬末至中旬进入雨季,全省旱情预计将到6月中下旬自东向西缓解。

    影响

    截至5月25日:受灾面积1212.05万亩

    我省农业生产形势严峻

    我省旱情发展快速。据统计,5月12日,全省农作物受灾面积211.46万亩,成灾43.56万亩,至5月20日,全省农作物受灾面积已达1106.86万亩,成灾348.53万亩,绝收19.53万亩;至5月25日,全省农作物受灾面积已达1212.05万亩,成灾381.65万亩,绝收21.39万亩。

    干旱还带来了秋收作物栽种进度的滞后,土壤墒情持续下降,同时加重了农作物虫害的发生。截至5月21日,全省已春播总面积4100.3万亩,较去年同比慢451.1万亩。农作物虫害方面,特别是迁飞入侵的草地贪夜蛾发生扩散较快,截至5月20日,全省已有16个州(市)119个县(市、区)发生,累计发生面积60.68万亩,使我省农业生产形势更加严峻,秋收玉米生产面临严重考验。

    库塘蓄水是抗旱基础和条件。就目前来看,我省库塘蓄水较好。截至5月20日,全省库塘蓄水51.2亿方,比多年同期多蓄6.7亿方。

    抗旱

    5000万元

    省财政拨款专项解决人畜饮水困难

    全省抗旱工作如何开展?刘刚介绍,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旱情给广大群众带来的生产、生活的困难,及时决定由省财政拨款5000万元,专项用于解决人畜饮水困难。省烟草公司及时拨款6000万元,专项用于477万亩烤烟的抗旱保苗,正在全力组织抗旱保苗。各州市已投入抗旱人数216.47万人,抗旱机动设备13.43万台(套),机动运水车辆20.06万辆,投入抗旱资金28914万元,临时解决144.50万人、61.29万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

    根据《云南省防汛抗旱应急预案》的要求和旱情的实际情况,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决定从5月21日启动抗旱IV级应急响应。

    为全力保障广大农村饮水安全,我省根据“五个层次”供需水平衡分析结论和旱情发展实际,针对山区半山区和没有水利工程保障的地方,指导受灾地区启动旱情监控反馈机制、送水解困服务机制、抗旱责任机制,并认真落实组织保障、技术保障、物资保障、资金保障“四个保障”,确保人畜饮水安全,确保全省旱情处于可控状态,确保不因旱影响我省脱贫攻坚大局。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下一步,省防汛抗旱指挥部、省水利厅将重点加强监测研判,加强调度管理,全力保障农村饮水安全。根据旱情预测预报情况和各地蓄水现状,对保障春耕生产抗旱保苗用水困难的地区采取调整种植结构、合理密植、抢墒播种、节水灌溉等措施,科学推进抗旱保春耕工作。并适时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一旦具备有利天气条件,全力实施飞机和地面人工增雨作业缓解旱情。

    专家分析

    1 今年云南为啥这么热?

    去年的厄尔尼诺事件是主因

    “2019年以来,云南天气气候呈现出冬春季、初夏气温持续偏高和初夏降水显著偏少干旱突出两个特点,而气候异常的原因主要是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和厄尔尼诺事件。”省气象局副局长顾万龙介绍,根据世界气象组织(WMO)资料,自有记录以来,全球20个最热的年份都出现在过去22年,特别是刚刚过去的4年(2015-2018年)排名前4位,这表明全球气候变暖趋势仍在继续。大量研究表明,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次增多,强度增强。云南从2018年冬季开始的气温异常偏高就是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发生的局地极端异常气候事件。

    此外,今年干旱还受到2018年9月厄尔尼诺事件影响。研究表明,出现厄尔尼诺事件的年份,云南大部地区初夏降水偏少,极易出现明显的初夏干旱。上一次厄尔尼诺事件发生在2014年10月-2016年4月,2015年云南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初夏高温干旱。2018年9月爆发的厄尔尼诺事件使大气环流发生改变,冬春季从中高纬度南下影响云南的冷空气偏东偏弱,导致云南境内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同时为云南降水输送水汽的通道(印度洋和孟加拉湾,西太平洋和南海)也发生异常,造成进入云南的水汽输送较常年同期偏弱,降水持续偏少。顾万龙表示,厄尔尼诺事件是造成2019年云南冬春季气温偏高,初夏气温偏高、降水偏少、初夏干旱的重要原因。

    2 人工增雨效果如何?

    8天实施390次人工增雨

    全省1056个乡镇降水明显

    为缓解今年入春以来我省因降水持续偏少、气温异常偏高造成的气象干旱范围不断扩大的情况,全省气象部门于5月14日进入人工增雨应急状态,对具备有利天气条件地区积极实施飞机增雨和地面增雨作业,1056个乡镇降水明显。

    5月19日14时30分至27日12时,我省气象部门在昆明、曲靖、保山、昭通、西双版纳、普洱、临沧、楚雄、大理、德宏、文山、红河、丽江等13个州(市)有作业条件的区域增加飞机和地面增雨频次,共实施飞机增雨作业8架次,累计航程7072公里,实施地面增雨作业382次。

    人工增雨作业影响区累计有1056个乡(镇)出现降水,其中降水在0.1毫米至9.9毫米443个乡(镇)、10毫米至24.9毫米有252个乡(镇)、25毫米至49.9毫米有235个乡(镇)、50毫米至99.9毫米有112个乡(镇)、100毫米以上有14个乡(镇),有效缓解了旱情。下一步,我省气象部门将继续做好人工增雨准备,一旦具备有利天气条件,就全力投入实施人工增雨。

    3 未来一周云南天气如何?

    我省无大范围明显降水过程

    “未来一周的天气很不给力。”顾万龙表示,预计未来7天内,我省无大范围明显降水过程。滇西地区将维持晴热少雨天气,滇中以东以南多阵性降水。其中,5月27-28日滇东南南部有中雨局部大雨或暴雨,6月1-2日滇南有小到中雨。预计27日至28日,金沙江河谷、澜沧江河谷、元江河谷地区最高气温将达到35℃。之后,由于云量增多及降水的出现,这些地区出现持续高温天气的概率将显著下降。

    热点问答

    1.这次干旱和生态环境变化有关系吗?

    “2019年干旱是全球气候变暖以及厄尔尼诺事件背景下的极端事件造成的,并不是云南生态环境造成。”顾万龙现场拿出一张卫星监测图说,通过近10年来运用卫星遥感对云南全省的植被情况进行监测,以及利用风云三号和EOS系列极轨气象卫星资料提取光谱信息进行植被指数计算,结果表明: 2009~2018年,云南省植被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2018年全省植被指数的平均值为0.822,为近10年来的最大值,较近10年平均高2.0%,较近5年平均高0.9%。“植被指数的高低是反映生态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卫星遥感监测结果表明全省生态状况在持续改善。”顾万龙表示。

    2.如何理解“旱情处于可控状态”?

    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副总指挥长、省水利厅厅长刘刚说,旱情处于可控状态,一是指针对当前的旱情,各地各级已采取了许多有力有效的措施,最大程度降低了旱灾损失。二是指县城城区以上城市、有水利工程的地区用水有保障。截至2019年5月20日,全省库塘蓄水51.2亿方,比多年同期多蓄6.7亿方,较为充足的蓄水,为各地生活生产用水提供了有力保障。此外,无水利工程保障的地区尤其山区半山区广大农村,建立了旱情监控反馈机制,通过拉水送水、提水调水等措施保障人饮安全,最大程度降低旱灾损失。

    3.高温天气会不会改变云南气候?

    “高温天气不会改变云南气候,昆明依然是‘春城’。”对此,顾万龙表示,云南大部分地区气候温和宜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且干湿季明显,月平均气温最高出现在6~7月,但日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雨季开始前的4月或5月,雨季开始前云南“干”“热”特征最明显。这是云南气候的常态。

    近期出现在云南个别区域的极端高温,是在全球气候变暖以及厄尔尼诺事件背景下发生的一次极端暖天气气候现象,并不是云南气候的常态。人们可以感受到,高温维持时间比较短,之后会迅速回落至比较舒适的状态,并不会24小时均维持在高温水平。同时,云南区域出现极端高温的概率并不高。据统计,5月云南除了干热河谷的部分地区,其余大部分地区日平均气温一般都保持在28℃以下,昆明日平均气温均≤ 25℃。与国内大部地区动辄35℃的高温(国内标准高温指35℃以上)并无可比性。

    在气候变暖背景下,近8年(2011-2018)昆明的月平均气温9.1℃~20.9℃,比多年气候平均(8.9℃~20.3℃)偏高,昆明冬季气温升高至接近10℃,相应使昆明的冬季更突出地表现出“春”的特征,“四季如春”的气候特点更加显著。

    首席记者 宋金艳 文 本报记者 陈飞 秦蒙琳 钟国华 摄

    最新天气

    昆明本周日可能有阵雨

    5月27日20时-5月28日20时,文山南部、红河南部阴有中雨局部大雨或暴雨,昭通、曲靖、昆明、玉溪、楚雄、丽江东部、文山北部、红河北部、普洱东部、西双版纳东部多云有阵雨局部中雨,其他地区多云间晴。

    据了解,5月26日8:00-27日7:00,由于空域限制,增雨飞机仅在普洱、临沧境内实施作业。曲靖、红河、文山、昆明、昭通、保山、临沧、普洱、版纳、丽江10州(市)实施地面增雨作业63点次。据地面作业影响区、飞机作业航线与区域自动观测站雨量叠加显示,麒麟、沾益、马龙、师宗、罗平、富源等47个县(市)的708个乡(镇)出现明显降水。

    就昆明来看,上周22日下午至23日凌晨,受弱冷空气和切变的共同影响,全市出现小到中雨局部大雨,石林县水尾村、呈贡区大平地村出现局地暴雨。其余时段以晴热天气为主。上周全市平均降雨量12.2毫米,最多呈贡27.1毫米,最少东川无降水。

    6月2日,受弱冷空气和切变影响,昆明市多云有阵雨,局部中雨。其余时段以晴到多云天气为主。最高气温预计将出现在5月30日,达29℃。需要提醒的是,6月2日降水过程将伴随有雷暴、大风、冰雹或局地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需注意防范。

底部
新闻爆料热线:0871-4160447 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56699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YearPh-MonthPh-DayPh HourPh:MinutePh:SecondPh
云南网 滇ICP备08000875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春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