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云南法院“送法进校园”主题活动周在昆明市盘龙法院未成年人观护教育基地启动,这也是活动周的首场活动。活动周旨在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送法进校园”活动,关心重视未成年人保护,不断加强少年审判工作,充分发挥司法职能作用,努力为少年儿童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此次活动由省高院未成年人审判工作领导小组发起,并在全省148个中基层法院中挑选出少年审判工作具有代表性的4个中级法院、7个基层法院作为活动主体,以“送法进校园”为主题,开展观护教育基地回访帮教、预防校园暴力讲座、校园“欺凌”试卷问答、模拟庭审、普法情景剧、“扫黑除恶”普法宣传、法院开放日、观摩圆桌庭审、“小记者”观察团等活动。 活动现场,3名未成年人分别介绍了自己在观护基地的学习和生活情况,17岁的学员小王与大家交流分享了自己的成长经历。“来到观护基地后,我感觉到了老师和朋友们给我的温暖,还懂得了控制自己的脾气。在这里每天接触到很多人,学习到很多东西,我生活得比以前更充实,重拾了对生活的信心,充满了对未来的向往。”小王说。 据悉,盘龙法院未成年人观护教育基地创建于2015年9月23日,主要针对在本地无监护条件、无固定住所、无经济来源的被判处缓刑或附条件不予起诉的外来未成年人群体,旨在对涉法未成年人进行“教育、感化、挽救”特殊保护,落实“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原则,采用非监禁的方式,由社会力量对其进行教育、监督、观察、矫正、保护、管束,潜移默化地改善涉法未成年人行为、预防其再犯。该基地是云南探索异地涉法未成年人保护的一项有效尝试,成立以来已对27名未成年人进行了有效观护。 据省高院刑五庭少年审判工作负责人介绍,目前,云南全省从事少年审判的员额法官为148名、法官助理58名、书记员103名。未来将进一步推进“送法进校园”常态化,并继续做好“双向保护”,探索少年审判与家事审判的融合发展,不断提升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提供司法服务保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减轻犯罪行为对未成年人造成的伤害,促使其回归正常社会生活。本报记者 熊波 实习生 马雯 通讯员 杨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