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2019年05月28日 星期二
第A15版:副刊    
       
版面导航

第A01版

第A02版

第A04版

第A05版

第A06版

第A07版

第A08版

第A09版

第A10版

第A11版

第A12版

第A13版

第A14版

第A15版

第A16版
2019年05月28日 星期二
城里
城市隐者

    □ 李晓

    在一座城市生活,一个人犹如一尾鱼,游弋在川流不息的生活里。

    不过,这些鱼的活法却各有不同。庞大身躯的鲨鱼,在水里一个翻身就会掀起惊涛骇浪,这样的鱼,我们很容易想像成那些喧哗高调狂妄的人。有的鱼在水里游得很慢,吃点水藻植物,偶尔浮上水来冒个泡,转瞬又沉入水里安然泅游波澜不惊,这样的鱼,让我们联想起那些活得低调安静逍遥的人。

    我在一座城的浩渺之水里,也如一尾鱼,与一些“鱼”在水里碰头,相互友好致意,尔后消失在生活的江湖。这些人,他们凭着一身谋生的本事在默默讨着生活,或者靠自身精神的分泌喂养着灵魂,他们如一群隐者,在沉沉夜色里如遽然开放的昙花,暗香浮动中浮上我心头,少许惦记。

    老鲁在这个城市,摆一个水果摊养活全家老少,儿子还是研究生毕业。这让我觉得,一个人一辈子活下去,也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平时,像老鲁这样的人,挤在熙熙攘攘的人流里, 你根本不会发现他这人有啥不平凡的地方,更不知道他有绝技在身。老鲁的绝技是口技。有天,老鲁邀我上山,他坐在一块大石头上,开始模仿马叫,马在奔跑、受惊、疲惫时的不同叫声,简直惟妙惟肖,让我叫绝。自从我知道老鲁有这手绝活儿后,我家的水果差不多都是在他那个水果摊上买,算是以实际行动给他的一种支持。

    老柏是一个诗人,早年,他大量的诗歌像蘑菇云一样腾起。但过了六十岁,他已惜墨如金, 一般一年也就只能写出十多首诗歌。但他那些简洁凝练的句子,都是在大水烈火里滚煮过,是犹如老神仙般的自言自语。你看有一年坐火车回东北过年,他这样写道:“一列列车,又是一列列车,一年总是盼望这最后几天,石头,睁开了眼睛……故乡啊,谁谁就要回来了,山山岭岭都在准备,我的内心有多少穿不完的隧道,列车呼啸而来,又呼啸而去,一个梦被运到更远的梦中。”我与老柏的交往,很是轻松,他是前辈,但从不摆啥架子,人显得谦卑,有时与他在一起不说话也不尴尬,散发的气场是柔和的。

    老朱,我在城里认识的一个能在米粒上刻字的人。他用一把小钳子夹住一粒大米,用一支缝衣针大小的特制刻字笔雕刻着,几分钟后字就刻在了米粒上,当然,要用放大镜看。老朱是十多年前练就这个绝活的。有年夏天他去乡下,看见一个老农匍匐在经历了风雹的稻田里伤心抽泣,让他明白了一粒米的艰辛。回来后,他就练起这门绝活。后来,他在一粒米上刻下了5个字:“粒粒皆辛苦。”但老朱从没把这门绝活拿去挣钱,他对我说,在米粒上刻字可以养心。

    在城里,还有我认识的在墙边倒立悬空的刘三、纺棉花的吴大爷、做传统老秤的张胡子、在屋顶上顶一锅盖唱京剧的宋二宝、收集民国以来老报纸的卢大爷……他们在城里,如一尾尾与世无争的鱼缓缓游动,平时都很少显山露水过, 更没有风生水起过。

    我把这些人归入城市隐者,苍穹下,清风里,如水自流,如鱼慢游,静水深处,水汽氤氲处,或许才有着平凡生活的真谛,涌动着人间烟火的亲切气息。

底部
新闻爆料热线:0871-4160447 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56699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YearPh-MonthPh-DayPh HourPh:MinutePh:SecondPh
云南网 滇ICP备08000875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春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