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2019年05月30日 星期四
第A02版:发现    
       
版面导航

第A01版

第A02版

第A03版

第A04版

第A05版

第A06版

第A07版

第A08版

第A09版

第A10版

第A11版

第A12版

第A13版

第A14版

第A15版

第A16版
2019年05月30日 星期四
武定春秋战国遗址 发现铜戈鱼钩石范
对研究西南地区青铜冶铸技术发展有重要意义


遗址鸟瞰


铜箭镞


骨镞


11号墓葬出土陶壶


陶纺轮


海贝


铜鱼钩石范


石棺墓(11号墓葬)清理前


11号墓葬上层

    昨日,记者从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考古人员完成了对楚雄武定白马口遗址的抢救性发掘,初步推测其年代约在春秋战国时期,遗址出土的10余件石范(采用石料制作的模具)对研究西南地区青铜冶铸技术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发掘清理遗迹239处

    白马口遗址,位于楚雄彝族自治州武定县东坡乡白马口村委会向阳村西北约300米,勐果河与金沙江交汇处西侧的台地上。为配合乌东德水电站建设,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19年2月下旬至5月初,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楚雄州博物馆、武定县文物管理所等单位对该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

    此次发掘,共清理遗迹239处,其中灰坑141个、墓葬41座、房址9座、沟8条、墙1道、柱洞39个,出土了以陶器和石器为主的大量遗物。41座墓葬中,竖穴土坑墓22座、石棺墓17座、瓮棺葬2座。部分土坑墓和石棺墓在四壁和墓底涂抹有一层青灰色黏土,个别墓葬在尸骨上方也覆盖一层该种土壤。

    据考古人员介绍,墓向以西南-东北向为主,墓主头向多为西南,葬式以仰身直肢葬为主。大部分墓葬无随葬品,仅有少量墓葬出土陶器、海贝、骨器和蚌饰。石棺墓11号墓葬形制较特殊,分两层,上层仅发现墓主下肢骨,下肢骨上方放置7件陶器,清理至墓底时于墓葬西部另发现4件陶器。清理的房址中仅6号房址为基槽式,其余房址仅发现若干排列有序的柱洞,为干栏式房屋的可能性较大,如1号房址,东西向,平面呈长方形,长约7.3米、宽约3.6米。

    出土石范最有研究价值

    发掘中,白马口遗址还出土了大量陶器、石器、动物骨骼、红烧土块等遗物,小件石器中,主要类型为斧、锛、网坠、纺轮和斧、锛类石坯,以及少部分刀、镞、凿、砺石和石范等。

    考古人员表示,出土的石器中尤以10余件石范最为重要,其中可辨认的有铜戈、鱼钩范等。另有少量骨器、铜器和蚌器。骨骼多为牛、猪、狗等动物的遗骨。陶器以夹细砂陶占绝大多数,夹粗砂陶和泥质陶少见,陶色以红褐、灰褐、黒褐为主。陶器均为手制,部分陶器内壁残存明显的泥条盘筑痕迹,陶器烧制的火候一般,部分陶器火候不均,器表颜色斑驳,质地较疏松。大部分陶器为素面,部分陶器表面磨光,仅少量陶器在肩部或颈部饰弦纹、刻划的网格纹或装饰乳钉,部分陶器器表保留分布规律的条带状抹痕,少量器底饰叶脉纹、绳纹。

    考古人员认为,白马口遗址是云南省本次配合乌东德水电站建设项目中发现的保存最好的遗址之一。初步推测白马口遗址的年代约在春秋战国时期。该遗址为构建金沙江流域青铜时代的考古学文化序列、复原当时的社会面貌提供了丰富的资料,遗址出土的石范也对研究西南地区青铜冶铸技术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此次发掘共清理遗迹239处

    其中

    灰坑141个 墓葬41座 房址9座 沟8条 墙1道 柱洞39个

    出土了以陶器和石器为主的大量遗物

    41座墓葬中

    竖穴土坑墓22座 石棺墓17座 瓮棺葬2座

    石范:

    出土的石器中尤以10余件石范最为重要,其中可辨认的有铜戈、鱼钩范等。范,即模具。石范,就是采用石料制作的模具。

    石棺墓11号:

    墓葬形制较特殊,分两层,上层仅发现墓主下肢骨,下肢骨上方放置7件陶器,清理至墓底时于墓葬西部另发现4件陶器。

    本报记者 杨质高 文 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

底部
新闻爆料热线:0871-4160447 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56699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YearPh-MonthPh-DayPh HourPh:MinutePh:SecondPh
云南网 滇ICP备08000875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春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