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2019年05月30日 星期四
第A11版:说法    
       
版面导航

第A01版

第A02版

第A03版

第A04版

第A05版

第A06版

第A07版

第A08版

第A09版

第A10版

第A11版

第A12版

第A13版

第A14版

第A15版

第A16版
2019年05月30日 星期四
扫黑除恶要避免制造“高级黑舆情”

    5月29日,《新华每日电讯》刊载题为《扫黑除恶要避免制造“高级黑舆情”》的评论。

    无锡某家幼儿园摸排扫黑除恶情况的报告,引发网民争议。该幼儿园老师报告称,“通过对本班35名幼儿进行排查,未发现有幼儿有涉黑涉恶情况”。当地综治办回应网民质疑时称,将幼儿园纳入扫黑除恶覆盖范围,是为排查辖区内所有学校是否存在校园欺凌等情况。

    扫黑除恶无死角,校园也应是战场。校园欺凌现象频发,一些省份将中小学生欺凌防治纳入公安机关牵头的“护校安园”“护苗行动”“扫黑除恶”等校园安全治理工作或有必要,但扫黑除恶是否应该“从幼儿园抓起”,应以中央精神为准,否则很容易制造“高级黑舆情”。

    “高级黑舆情”背后,有形式主义之弊。煞有介事地排查咿呀学语的幼儿是否涉黑涉恶,比较合理的推测是,当地在落实中央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要求时,习惯了“纸上来纸上去”的套路——上级部门负责发表格,各个单位负责填表格,双方都把“留痕”等同于落实。一些地方把扫黑除恶简化为刷标语、拉横幅,同样是形式主义作祟。

    “高级黑舆情”背后,还有扫黑除恶随意化之忧。当前扫黑除恶声势很大,但个别地方和部门似乎把专项斗争当成了“筐”。无论是此前一些地方将医生、失独家庭列为重点扫黑对象,还是此次排查幼儿是否涉黑涉恶,都在舆论场收到了“扫黑除恶要谨防跑偏”的警示。扫黑除恶不能随处点火,要把火力对准民众有普遍共识的“毒瘤”。

    最近,中央政法委秘书长、全国扫黑办主任在山西专题调研时强调,扫黑除恶进入下半场要注意6个苗头性问题,其中就包括“作风漂浮、工作不实”和“随意定性、乱贴标签”。由此可见,中央对扫黑除恶中可能引发“高级黑舆情”的问题,早已有所觉察。

    扫黑除恶是一项有利于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的好事,也是一项错综复杂、任重道远的工作。要将好事做好,就必须把小事做实、做细,不能用形式主义、文牍主义敷衍了事;同时,还要保持扫黑除恶的严肃性、规范性,不随意扩大打击范围。如此,才能避免“高级黑舆情”,让专项斗争具备更广泛的民意基础。

    新华社记者 易艳刚

底部
新闻爆料热线:0871-4160447 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56699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YearPh-MonthPh-DayPh HourPh:MinutePh:SecondPh
云南网 滇ICP备08000875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春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