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2019年05月30日 星期四
第A14版:副刊    
       
版面导航

第A01版

第A02版

第A03版

第A04版

第A05版

第A06版

第A07版

第A08版

第A09版

第A10版

第A11版

第A12版

第A13版

第A14版

第A15版

第A16版
2019年05月30日 星期四
养生有道
养生“四不主义”

    □杨文学

    当今盛世,注重养生的人比以往任何时代都多。其中,老年人的比例又远高于年轻人。这是正常社会心理的外象显现。老马深知夕阳短,晚景无忧更爱惜。

    令人遗憾的是,这种充满美好愿望的心理也遭人利用,给本来积极向上的心灵造成不应有的伤害。媒体就曾披露,一些老年人为养生防病而上当受骗的事。笔者也不止一次地在大街上被拦住,说是可以免费听保健讲座,还有丰厚的礼品相送,有的干脆不提讲座,只说60岁以上的老人,可凭身份证每人领取一桶香油。如此“美意”,无由享受,只好婉言谢绝。很显然,这一切都是引诱老年人购买“保健品”所设的圈套。

    追求健康生活,希望延年益寿,这是人之常情,无可非议。炎黄子孙,向来不乏对延长生命的探索。从秦皇汉武到魏晋士人,从富家贵胄到社会名流,都有过逐梦长生不老之举。访仙求药、提炼金丹、服食寒散,都付出过沉重的代价。这一切,在今天看来不免滑稽可笑,但在当时,那样的探索也不是绝对没有意义,至少它告诉了后人,那样的想法过于天真,那些追求无限延长生命的路子是走不通的。

    随着社会经济以及医疗科学的发展,人们的认知水平已大为提升,今天的养生理念再也不可与秦汉魏晋时期相提并论,但养生仍然存在未解之谜与诱人陷阱,需要我们冷静思考,沉着应对,谨慎为之。

    作为单个的人,尤其是老年人,对消除社会上的骗局当然无能为力,所能做到的,只有提高警惕,防止跌入居心不良者设置的陷阱,防止心灵和财物受到侵害与损失。在下的应对办法是,坚持“四不”主义:不占人便宜,不迷信名流,不祈求长生,不放弃主见。

    不占人便宜。想占人便宜,是掉入陷阱的根由之一。天上不会掉馅饼,这句朴实无华的话人人都会说,但不一定人人都能真正把它刻在自己的骨子里,尤其是在亲眼看到“天上真的掉馅饼”、不捡白不捡的时候。社会上有些现象是很能迷惑人的,要是没有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眼力劲儿,没有坐怀不乱的定力,跌入骗局就在所难免。

    不迷信名流。社会名流,名声在外,影响广远,羡慕者众,很容易形成粉丝人群。对于名人也不能迷信,也要既听其言又观其行,看他宣扬什么,所持主张是否科学,背后有无潜藏的用意,切不可一听是名人就解除戒备、深信不疑。当今,冒充名人者尚未绝迹。

    不祈求长生。任何事物都有一个过程,这一过程的长短是有定数的,不可能随意延长,人的生命也不例外,这是任何人力物力都无法改变的客观规律。龟虽寿,也有尽日,人非龟,不可比拟。不切实际的长生奢望,只会给自己带来无谓的烦恼,而烦恼往往会令人采取不明智的举动,同时消耗自己的健康。养生功效是有限的,尽其功力,也只能维护生命要素不被过度伤害,从而使生命长度少受折损,尽可能走完本来应有的生命历程。

    不放弃主见。学人之长,补己之短,这是开阔眼界、增长见识的有效方法。养身也不能闭目塞听,自以为是。然而,这一切都必须建立在持有主见的基础上。“全信书不如无书”。知我者莫过于自己。生命个体多有差异,什么样的养生方法适合自己就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有效才是硬道理。每天走路一小时,我身心畅快,体重减轻了,“三高”没有了,别人再怎么说“生命在于静止”我也没理。已经走了十余年,今后还会坚持下去。

    盛世时髦在养生,余年逐梦赴征程。精心戒备迷魂计,食动平衡乐暮庚。

    (作者原工作单位:云南省总工会,63岁)

底部
新闻爆料热线:0871-4160447 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56699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YearPh-MonthPh-DayPh HourPh:MinutePh:SecondPh
云南网 滇ICP备08000875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春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