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两年的筹建和一年时间的试运行,云南省人类精子库通过了评审专家的正式运行评审,已于5月31日正式运行。今后,云南省人类精子库将为合法开展供精人工授精的医疗机构提供优质、健康的精子,为广大不育症患者提供服务,这标志着云南省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除了捐精 还可开展“自精保存” “云南省人类精子库通过正式运行的评审,意味着我省将告别无人类精子库的历史,填补我省生殖领域的一项空白。”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孙亮介绍,人类精子库是以治疗不育症、预防遗传病和提供生殖保险等为目的,利用超低温冷冻技术,采集、检测、保存和提供精子的机构。 目前,我国有26家精子库在运行(其中1家在试运行),而云南省人类精子库为第25家通过国家批准的人类精子库,是云南省唯一一家人类精子库,也是一家非盈利性的社会公益机构。孙亮表示,以往不少需要供精助孕的夫妇要辗转到省外精子库寻求精源,如今在省内就能获得精源,大大节省了患者的治疗时间及成本。 “精子库还可开展‘自精保存’。有一些肿瘤患者,他们经过放疗、化疗后肿瘤治好了,但生育力却丧失了,人类精子库可以为他们提供生育力保存。”孙亮表示,除了肿瘤患者之外,一些从事特殊职业或者高危行业者也可以提前保存精子。 值得一提的是,与其他省份相比,云南省是一个多民族省份,全省共有25个少数民族,其中15个民族为云南省所特有,因此精子库的建立,也将为生物遗传多样性提供科研价值。 试运行一年 捐精合格率不足20% 记者了解到,云南省人类精子库可存储62000多份精液标本,自试运行以来,精子库共接待捐精志愿者267人,不过精子合格率仅为19%。 “一般精子库筛查的标准远高于一般的孕前筛查标准。” 云南省人类精子库负责人、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二科主任付立杰解释说,精子库对精子的筛选标准都非常高,捐精者精液浓度要大于6000万每毫升才视为合格,而正常参考值则要求精液浓度大于1500万每毫升,所以捐精不合格并不意味着捐精者身体或生育能力不正常。 不过,付立杰坦言,近年来,随着环境变化、压力增大,还有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的确导致了男性精子的质量在下降。据悉,从今年4月16日开始,云南省人类精子库已向生殖中心提供了33份冷冻精液标本做供精试管婴儿,现已有3例通过培养形成胚胎,其中一例已经进行了移植。此外,还有33名市民在云南省人类精子库进行了生育力保存。 每位志愿者 最多可让5名妇女受孕 付立杰介绍,凡年龄在22岁到45岁的中国公民,身体健康,无传染病、遗传病以及重大疾病,没有吸毒、酗酒等不良习惯的男子都可以到精子库参加供精筛查,如果经过检测达到捐精的标准,即可成为正式的供精者捐献精液。 考虑到广大不育夫妇的需求,精子库也对捐精者的身高、学历提出了要求,其中身高要165厘米以上、学历为大专以上学历。据悉,选择精子标本首先是要保证血型要吻合,另外医务人员还会根据夫妇的外貌特征来挑选精子标本,包括头发是不是卷发、单眼皮还是双眼皮、瞳孔的颜色等特征。如果夫妇有其他要求,医务人员也会在允许范围内尽可能满足。 为了有利于受精夫妇的选择,精子库会向生殖中心提供捐献者的体貌卡,但不提供捐精者的任何身份信息。“对于志愿者的个人隐私,精子库将严格保密,仅用代码表示志愿者的姓名、捐献的冷冻精液等。”付立杰称,志愿者捐献的精液只能供给国家批准开展辅助生殖技术的医疗机构使用,用于临床或者科学研究。每一名志愿者的冷冻精液最多只能使5名妇女受孕,而且捐精者一生也只能捐献一次,从此概率上来说基本可以避免遗传学后代之间近亲婚配的可能。此外,记者了解到,目前到云南省人类精子库捐献的志愿者中,普遍学历为本科以上,其中最高学历为博士。 精子咋保存 存在零下196℃液氮罐 付立杰解释说,精子取出后会通过专门的传递窗传递到精子库冷冻实验室里,工作人员要在干净整洁的环境里对精液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分装到冷冻管,然后进行冷冻保存,最终,精子将保存在零下196℃的液氮里面,此时精子的活动和代谢会处于停滞状态。“我们配备的气相液氮罐可以存储52800份标本,普通的液氮罐一般可以存储2800份标本。目前,我们精子库里保存了1246支冷冻精液标本。理论上来说,只要液氮罐里液氮不泄漏,精子保存10年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至于捐精是否影响身体健康,付立杰表示,精子是一个生殖细胞,产生十几到二十天以后会自然走向衰老死亡,同时每天都有新的精子补充,22-45周岁的男性每周排精2-3次并不会影响身体健康。本报记者 张晓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