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2019年06月04日 星期二
第A09版:健康    
       
版面导航

第A01版

第A02版

第A03版

第A04版

第A05版

第A06版

第A07版

第A08版

第A09版

第A10版

第A11版

第A12版

第A13版

第A14版

第A15版

第A16版
2019年06月04日 星期二
守好安全“防火墙” 保护患者“生命线”
市三院成为“全国人工肝及血液净化技术示范中心”




    今年5月,经中华医学会专家组评审,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市三院)成功加入全国人工肝“一市一中心”项目,成为“全国人工肝及血液净化技术示范中心”,这也标志着市三院感染性疾病血液净化中心(以下简称血液净化中心)在感控方面做到了高标准、严要求、零事故。

    血液透析是病人的“生命线”

    人工肝技术能显著降低急性、亚急性重型、慢性肝炎病人的病死率,延缓及有效控制病情,可以说为患者打通了一条新的生命线,目前已成为全国各大医院抢救危重病人有效治疗方法。然而,在治疗过程中一旦掉以轻心,血液透析也将成为院内感染事故的重灾区。近期就有报道,江苏省某医院因院内感染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等原因,导致69名血液透析病人感染丙肝病毒。

    市三院血透中心多方“严防死守”

    作为全国人工肝及血液净化技术示范中心,市三院血液净化中心是如何保护好患者的“生命线”呢?该中心岳云璇主任表示,要控制感染,就要抓住感染源、感染途径和感染对象。首先是感染源,在这里,当病人要进行血液透析治疗之前,都需要经过详细的检验检测以确定是否患有感染性疾病,一般都要通过不同检测手段和不同检测试剂的复核以及DNA检测,使得像隐匿型乙肝这样的患者也不能被误诊漏诊;其次是感染途径,血液净化中心目前有23台血透设备,其中有19台用于感染性患者,其中又区分为乙肝、丙肝、梅毒、HIV以及重叠感染患者,其余4台则用于非感染性患者,实现了机器分离、病区分离、专人专机,包括透析用的水处理系统也分为感染性及非感染性两套系统,所有的透析机使用耗材都为一次性的,这些使用过的耗材都“不走回头路”,使用后统一从病区另一出口送出处理,不会形成二次污染。据了解,除了水系统和常规的消毒,在每次每个病人治疗使用机器后都会再进行半个小时的消毒,充分保障了患者的安全性。

    面对意外也要“有备无患”

    做到这些,是不是就万无一失了呢?岳云璇表示,血液透析的原理是利用半透膜将患者血液与透析液通过体外循环同时引入透析器,借助膜两侧溶质的浓度梯度、渗透梯度和水压梯度,来清除体内毒素。一旦半透膜破裂,血液将从血液室泄漏到透析液室,就是“破膜”,这也是会发生感染的一种意外情况,虽然发生率很低,但仍存在。“比如透析膜在运输过程中出现过未知的损坏、运输后遇到巨大的温差以及病人血液的高凝状态等,很多不确定因素都可能会导致破膜。”面对这种意外情况,市三院血液净化中心准备了各种预案和应急处理办法,并且一直在不断完善、优化感染管理流程,坚决不会让“意外”成为危险发生的理由。

    相关链接

    市三院感染性疾病血液净化中心至今已完成近18000例次人工肝治,团队具备过硬的诊疗技术操作能力和扎实的重症医学理论技术,在院内多学科协作下,使得重型肝炎肝衰竭及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抢救成功率大大提升。血液净化中心至今已获得市级科研立项十余项,结题三项,获得市科技进步奖一项,完成了多篇科研论文。多次下州市县级医院进行人工肝技术帮扶,普及人工肝技术,履行人工肝及血液净化技术示范中心的职能。

    本报记者 闵婕

    专家介绍

    岳云璇 主任医师

    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血液净化中心主任

    擅长人工肝及血液净化工作,2003年组建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并担任主任,2016年组建感染性疾病血液净化中心并担任主任。担任全国人工肝与肝衰竭治疗组委员、云南省重症医学质量控制中心委员、云南省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委员、云南省医师协会肾脏病医师分会委员、云南省医师协会《重症医师分会》第二届委员会委员及常委、昆明医学会急重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

底部
新闻爆料热线:0871-4160447 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56699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YearPh-MonthPh-DayPh HourPh:MinutePh:SecondPh
云南网 滇ICP备08000875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春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