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禹 “妈,我爸在吗?”“你是谁啊,他在,我给你喊。” 近一年来,每次我给父母打电话,如果是母亲接,我们娘儿俩的对话一定是上面这样的。我拿着手机或者座机听筒,一准儿会听到母亲在对父亲说:找你的,电话里说找他爸爸。每次去父母家,她总是会问我相同的话:你是谁啊? 这其实就是阿尔茨海默病的典型症状,我更愿意使用这个很有些拗口的翻译词,从心里排斥广为人知的老年痴呆症一词。不得不承认现实及其残酷,但从感情上讲仍然难以坦然接受:我宁可相信母亲的记忆只是回到了从前。 19年前,当我和妻旅行结婚回来去看父母,妻第一次亲热地叫了妈,母亲愉快地答应着并塞给儿媳妇红包,那一刻的情景始终定格在我的记忆中。但就在5年前,母亲竟然悄悄和父亲说,儿媳妇从来没叫过她一声妈妈…… 彼时,我感到非常沮丧甚至震惊。也许那正是母亲疾病的发端时期,但谁又会向这方面想呢。 后来,陆续发生了很多莫名其妙的事情:母亲自己散步时,在马路上看到塑料袋、白菜帮子甚至垃圾箱里的烂水果等,也要拿回家…… 再后来,走丢过两次。第一次是某天下午去菜市场买面酱,出来时走错了方向,一直在快速路上踽踽独行了几个小时,最终被巡视的民警发现带到了派出所。第二次是二老去大超市购物,母亲说走累了想休息一下,父亲让她在门口的椅子上坐一会儿,当他出来后母亲却不见了…… 而最近半年以来,母亲开始了更多的自言自语,经常说的就是她爹叫啥、娘家啥、自己叫啥、多大年龄。我试着请她在电脑上看二十多年前最喜欢的电视剧《渴望》:问她认不认识刘慧芳、宋大成,母亲总是木讷地摇摇头,继续坐在那里发呆。 如果说5年来,一家人对母亲开始是批评、埋怨和不解,那如今基本则是同情、无奈和怜爱。尤其是和她朝夕相处、相濡以沫的父亲,平时就像待自己的小孩子一样呵护她:端饭、洗衣,定时监督吃药、嘱咐喝水、两天烫一次脚……我们做子女的,也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帮助二老:米面油、酱油醋、蔬菜水果、肉蛋奶,都会按时送到他们那里。 虽说一家人都在竭尽全力关爱母亲,但这种疾病是不可逆的!尤其是母亲已逾八旬,辅助治疗手段也发挥不了太多的作用。每每想至此,我都会禁不住流下眼泪。 母亲的智力、思维和记忆正一步步后退,最后会回到婴儿时期。可怕的是,我这个不惑之年的儿子却不能够阻止这样的渐变。只能多陪她、多照顾她、多听她说话、多给她买好吃的,表达对母亲的爱。然而,这也只是对自己内心的安慰吧。 我有一个企盼,希望母亲能看到她从幼儿园开始一直到小学毕业,一天天接送、照看的孙女穿上嫁衣的那一刻。奢求那个时候,孙女拥抱她的一瞬间,她的记忆能够穿越时空重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