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2019年07月25日 星期四
第A04版:聚 焦    
       
版面导航

第A01版

第A02版

第A03版

第A04版

第A06版

第A07版

第A08版

第A09版

第A10版

第A11版

第A12版

第A13版

第A14版

第A15版

第A16版
2019年07月25日 星期四
国新办发表《新时代的中国国防》白皮书
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 服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18年5月11日,空军苏-35战机与轰-6K战机编队飞行。


火箭军在戈壁训练场组织实战化训练,进行实弹发射(资料照片)。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4日发表《新时代的中国国防》白皮书。这是中国政府自1998年以来发表的第10部国防白皮书,也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发表的首部综合型国防白皮书。军事专家对这部白皮书中的六大亮点进行了解读。

    亮点1

    首次构建新时代中国防御性国防政策体系

    白皮书说——

    “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持永不称霸、永不扩张、永不谋求势力范围,贯彻落实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服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专家解读——

    军事科学院战争研究院研究员曹延中:国防政策一直是白皮书的核心内容,历届综合型国防白皮书都对中国防御性国防政策进行重点阐述。新版国防白皮书全面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和习近平军事战略思想,从新时代中国国防的根本目标、鲜明特征、战略指导、发展路径和世界意义五个方面,构建了新时代防御性国防政策体系。特别是明确将坚持永不称霸、永不扩张、永不谋求势力范围作为新时代中国国防的鲜明特征,将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上升为服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并作为新时代中国国防的世界意义。这些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是国防政策的重大创新。

    亮点2

    首次正式公开新时代军队“四个战略支撑”的使命任务

    白皮书说——

    “为巩固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提供战略支撑,为捍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提供战略支撑,为维护国家海外利益提供战略支撑,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战略支撑。”

    专家解读——

    军事科学院战争研究院副研究员闫文虎:进入新时代,我军的职能使命在不断拓展。把“四个战略支撑”作为我军新时代使命任务,适应了国家安全环境的新变化,顺应了维护海外利益的新要求,反映了对我军使命任务的新认识新发展。

    亮点3

    首次把“永不称霸、永不扩张、永不谋求势力范围”作为新时代中国国防的鲜明特征

    白皮书说——

    “坚持永不称霸、永不扩张、永不谋求势力范围,这是新时代中国国防的鲜明特征。”

    专家解读——

    军事科学院政治工作研究院副研究员释清仁:永不称霸、永不扩张、永不谋求势力范围,是我国长期坚持的对外政策,也是习主席在多个国际场合向世界作出的重大政策宣示。新版白皮书将其作为新时代中国国防的鲜明特征,凸显了新时代中国国防政策的防御性,反映了中国战略意图的透明,有助于消除外界对中国发展的疑虑,破解一些人炒作的所谓“中国威胁论”。

    亮点4

    首次把服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新时代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向

    白皮书说——

    “服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新时代中国国防的世界意义。”

    专家解读——

    军事科学院战争研究院副研究员童真: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理论创新,被写入宪法和党章。我军作为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必须忠实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积极服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维护世界和平稳定。

    亮点5

    首次全景式介绍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的历史性成就

    白皮书说——

    “全面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着力解决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政策性问题,迈出了强军兴军历史性步伐。”

    专家解读——

    军事科学院战争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王剑飞:改革是决定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军队发展壮大、制胜未来的关键一招。白皮书深度介绍改革后的国防和军队主要情况,回应了国际国内对中国军改的关切,展现了改革后我军创新发展、自信透明的良好形象。

    亮点6

    首次通过国防开支的国际比较阐明中国国防费与保障需求的差距

    白皮书说——

    “在2017年国防费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中,中国国防费无论是占国内生产总值和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还是国民人均和军人人均数额,都处于较低水平。”

    专家解读——

    军事科学院战争研究院博士后周洲:国防开支历来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新版国防白皮书从国防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国防费占财政支出比重和人均国防费水平等三个维度,比较了2017年世界国防费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有关情况,有力地说明了中国国防费增长是合理适度的,开支水平是偏低的。

    白皮书其他亮点

    军队现役总员额减至200万

    白皮书介绍,中国裁减军队员额30万,现役总员额减至200万。

    扩大士官和文职人员编配范围,压减各级机关编制,减少各级机关内设机构、领导层级和人员,精简文艺体育新闻出版、服务保障和院校、医疗、仓库、科研院所等机构和人员,团级以上机关人员减少约四分之一,非战斗单位人员压减近一半。

    大幅压减陆军现役员额,保持空军现役员额稳定,适度增加海军、火箭军现役员额,优化各军兵种内部力量结构。

    加强后备力量建设,精简全国基干民兵规模,深化民兵预备役部队规模结构、力量编成改革,推进预备役部队与现役部队一体建设和运用。

    调整作战力量部署,形成与维护新时代国家安全需要相适应的战略布局。

    构建现代化武器装备体系

    白皮书指出,中国军队完善优化武器装备体系结构,统筹推进各军兵种武器装备发展,统筹主战装备、信息系统、保障装备发展,全面提升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水平。

    加大淘汰老旧装备力度,逐步形成以高新技术装备为骨干的武器装备体系。15式坦克、052D驱逐舰、歼-20战斗机、东风-26中远程弹道导弹等装备列装部队。

    维护重大安全领域利益

    白皮书提出维护核、太空、网络空间等重大安全领域利益。

    核力量是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的战略基石。中国军队严格核武器及相关设施安全管理,保持适度戒备状态,提高战略威慑能力,确保国家战略安全,维护国际战略稳定。

    太空是国际战略竞争制高点,太空安全是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战略保障。着眼和平利用太空,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太空合作,加快发展相应的技术和力量,统筹管理天基信息资源,跟踪掌握太空态势,保卫太空资产安全,提高安全进出、开放利用太空能力。

    网络空间是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领域。网络安全是全球性挑战,也是中国面临的严峻安全威胁。中国军队加快网络空间力量建设,大力发展网络安全防御手段,建设与中国国际地位相称、与网络强国相适应的网络空间防护力量,筑牢国家网络边防,及时发现和抵御网络入侵,保障信息网络安全,坚决捍卫国家网络主权、信息安全和社会稳定。

    坚持自卫防御核战略

    白皮书指出,中国坚持自卫防御核战略,目的是遏制他国对中国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确保国家战略安全。

    中国始终奉行在任何时候和任何情况下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无条件不对无核武器国家和无核武器区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的核政策,主张最终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不会与任何国家进行核军备竞赛,始终把自身核力量维持在国家安全需要的最低水平。

    中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

    白皮书指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中国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中国和平统一进程,坚决反对一切分裂中国的图谋和行径,坚决反对任何外国势力干涉。

    中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中国有坚定决心和强大能力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决不允许任何人、任何组织、任何政党、在任何时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块中国领土从中国分裂出去。

    我们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保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选项,针对的是外部势力干涉和极少数“台独”分裂分子及其分裂活动,绝非针对台湾同胞。如果有人要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中国军队将不惜一切代价,坚决予以挫败,捍卫国家统一。

    从国防白皮书读懂中国国防费

    《新时代的中国国防》白皮书通过深入细致的数据采集、计算和分析,详细阐述了中国国防费在世界上处于什么样的水平,有力说明中国国防开支是适度合理的,与保障需求相比尚有较大差距。

    从维持性投入到适度增长

    白皮书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防开支经历了从维持性投入到适度增长的发展历程。

    “中国始终着眼国家安全与发展需要,依据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国防需求,合理确定国防费规模结构,力争实现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军事科学院战争研究院研究员曹延中说。

    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作出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战略判断,国防和军队建设逐步向和平时期建设转轨,国防开支处于低投入和维持性状态。冷战结束后,世界新军事变革风起云涌,为应对安全威胁,弥补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欠账”,中国依托国家经济发展,逐步增加了国防费投入。据白皮书透露,国防费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从1979年最高的5.43%下降到2017年的1.26%,占国家财政支出比重从1979年的17.37%下降到2017年的5.14%,总体下降趋势明显。

    增加的国防费花在哪儿了

    白皮书说,进入新时代,与国家现代化进程相一致,着眼建设与中国国际地位相称、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进一步缩小与世界先进军事水平的差距,解决军队打现代化战争能力不够的问题,中国国防费规模保持了稳步增长,支出结构持续优化。

    “中国军队处于向信息化转型阶段,要在底子薄、起步晚的基础上推进军事建设,必须在一个时期维持一定规模的国防费。”军事科学院战争研究院博士后周洲说。

    白皮书说,2012年以来增长的国防费主要用于五个方面:一是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和改善官兵生活福利待遇,落实军队人员工资收入定期增长机制,持续改善基层部队工作、训练和生活保障条件。二是加大武器装备建设投入,淘汰更新部分落后装备,升级改造部分老旧装备,研发采购航空母舰、作战飞机、导弹、主战坦克等新式武器装备,稳步提高武器装备现代化水平。三是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保障军队领导指挥体制、部队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军事政策制度等重大改革。四是保障实战化训练,保障战略训练、战区联合训练、军兵种部队训练等,加强模拟化、网络化、对抗性训练条件建设。五是保障多样化军事任务,保障国际维和、护航、人道主义救援、抢险救灾等行动。

    “中国国防费的增长,是与国家经济和财政支出同步的协调增长。”军事科学院战争研究院副研究员邓碧波引用白皮书的数据说,2012年至2017年,国家财政支出年平均增长10.43%,国防费年平均增长9.42%,国防费增长与国家财政支出增长相适应,是适度合理的。

    中国国防费的国际比较

    白皮书说,2012年至2017年,中国国防费占国内生产总值平均比重约为1.3%,美国约为3.5%、俄罗斯约为4.4%、印度约为2.5%、英国约为2.0%、法国约为2.3%、日本约为1.0%、德国约为1.2%。中国排在第6位,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最低的。

    白皮书说,2012年至2017年,中国国防费占财政支出平均比重约为5.3%,美国约为9.8%、俄罗斯约为12.4%、印度约为9.1%、英国约为4.8%、法国约为4.0%、日本约为2.5%、德国约为2.8%。中国排在第4位。

    “在2017年国防费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中,中国国防费无论是占国内生产总值和国家财政支出比重还是人均数额,都处于较低水平。”周洲说。

    白皮书说,2017年中国国民人均国防费为750元人民币,约相当于美国的5%、俄罗斯的25%、印度的231%、英国的13%、法国的16%、日本的29%、德国的20%,中国排在第7位。中国军人人均国防费为52.16万元人民币,约相当于美国的15%、俄罗斯的119%、印度的166%、英国的27%、法国的38%、日本的35%、德国的30%,中国排在第6位。

    本版文图均据新华社

底部
新闻爆料热线:0871-4160447 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56699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YearPh-MonthPh-DayPh HourPh:MinutePh:SecondPh
云南网 滇ICP备08000875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春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