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2019年07月29日 星期一
第A07版:热 线    
       
版面导航

第A01版

第A02版

第A03版

第A04版

第A05版

第A06版

第A07版

第A08版

第A09版

第A10版

第A11版

第A12版

第A13版

第A14版

第A15版

第A16版
2019年07月29日 星期一
昆明一渣土车与两车相撞4人当场死亡
事发高海公路 渣土车驾驶员已被控制


消防破拆施救

    7月27日一早,有市民向晚报记者反映,称26日晚11:50左右高海公路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辆渣土车撞了一辆轿车和面包车,4人当场死亡,还有一人在医院抢救……

    惨烈

    深夜渣土车与两车相撞

    记者从昆明消防部门获悉,7月26日23时50分许,在昆明西山区高海公路辅路辉湾收费站附近,一辆车牌号为云AV8559的渣土车与两车相撞,并撞击致人行天桥受损。

    事故发生后,西山区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副区长罗东到现场指挥,调派消防、交警、街道、政府办、应急、卫健、民政等部门立即赶赴现场处置。经现场核实,车牌号为云A 9×2H3的斯柯达轿车上有4人被困,车牌号为云A TD×M8的微型车前有1人倒地。

    事发后,渣土车驾驶员被交警部门控制,现场从轿车内破拆营救4人,其中3人已无生命体征,1人由120送医院抢救;从微型车前营救1人,已无生命体征。

    隐患

    多拉快跑铤而走险

    对于渣土车造成的交通事故屡见不鲜,此前本报已经报道过多次,但仍有市民向记者反映,在凌晨深夜的时候,昆明市广福路、滇池路、彩云北路、环湖东路等道路上,时常能发现渣土车、大货车闯红灯、车速过快,甚至逆行等交通违法行为,给其他车辆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

    一位从事运输行业的司机告诉记者,多拉快跑才能挣到钱。在凌晨或者深夜,道路上车少人少,交管部门执法力量薄弱的时候,渣土行业中所谓的“黑车”便开始出门上路。“如果按每个红灯都停、限速行驶,渣土车每晚大约跑6趟。如果频繁闯红灯、超速行驶,则可以拉到8趟以上。理论上前者挣回成本需2年零103天,后者挣回成本仅需1年零260天。”为尽快收回成本,部分经营者会选择“多拉快跑”,不计后果。除了经济利益驱使,大多驾驶人安全意识淡漠,也存在着侥幸心理,后半夜是闯红灯多发期。

    监管

    仍有不少渣土车未注册

    从2018年1月起,昆明市主城区范围内垃圾运输车辆全部使用智能渣土车,原有的渣土车退出主城区建筑垃圾运输市场。通过使用智能渣土车、借助信息化监管手段,弥补执法力量不足,改进建筑垃圾运输处置管理模式。并且,根据城市管理和推广实际,经市政府批准后适时调整,计划在2020年底前实现主城区全面推广使用。

    每辆车都安装了北斗监控系统,只要有车辆运行,专职监控员就可以通过这一系统,清晰地看到每辆车所在的位置、行驶情况。有了这一套系统,渣土车超速行驶、偏离既定路线、既定时间外行驶,系统都将自动报警。新型智能渣土车的车体有自动车篷,如果装载货物较多,车篷无法自动关上,车辆是无法启动运行的。

    据昆明渣土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凡是在昆明正式注册从事渣土运输的车辆所属单位,都是昆明渣土行业协会的会员。对于95家会员企业,通过新型智能渣土车上安装的信息化监管系统,可以对这些渣土车进行有效监管。此外,对从事渣土运输的驾驶员,也会通过定期的培训、宣传,提高驾驶员的交通安全意识。

    那么,既然有了这么多监管措施以及智能化的管理,为何有的渣土车依旧“疯狂”?对此,昆明渣土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因为目前在昆明,除了正规渣土车外,也有不少并未正式注册却从事渣土运输的车辆钻了空子。

    本报记者 刘嘉 消防供图

底部
新闻爆料热线:0871-4160447 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56699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YearPh-MonthPh-DayPh HourPh:MinutePh:SecondPh
云南网 滇ICP备08000875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春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