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花一般的年纪,然而,患糖尿病肾病的小林(化名)却只能躺在病床上看着别人去追求梦想。7月28日,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昆医大附一院)成功为20岁的小林实施了胰腺和肾脏移植手术,目前患者术后反应良好,血糖平稳,将来不再需要靠胰岛素和血液透析维持生命。据悉,该手术的成功实施打破了该院胰肾联合移植手术“0”的突破,也标志着昆医大附一院器官移植水平迈上了新台阶。 昆医大附一院肾内科主任周竹介绍,小林8岁时就被确诊为糖尿病,至今已有十余年的糖尿病史。“她当时入院时,病情已经非常严重,无法小便,全身浮肿,还有腹水,经诊断为糖尿病肾病,终末期肾脏病尿毒症,只能进行血液透析治疗。”周竹主任称,半年的时间里,小林每周要透析3次,而且餐前必须打胰岛素,对生活影响非常大。要想彻底治疗,只能“换胰换肾”。 器官移植科主任夏仁品告诉记者,糖尿病分为一型糖尿病和二型糖尿病,其中一型糖尿病人无法产生足量胰岛素,易引发肾脏病,导致肾功能衰竭。随着移植技术的发展和高效免疫抑制剂的临床应用,胰腺移植逐渐在临床广泛开展,成为目前唯一治愈糖尿病的方法。将肾脏和胰腺(同一供体)移植到病人体内,这样不但可以告别透析,而且可以摆脱对胰岛素的依赖,将来完全可以恢复到正常的生活。不过胰腺移植风险高、难度大,它不同于肾移植、肝移植等,首先器官分离难度大,其次胰腺分为胰头、胰体、胰尾三个部分,但没有专门的动脉,因此手术最难的地方在于,要将三个部分的动脉架桥衔接,术中还要避免出血、胰瘘等并发症。 经过医院的前期准备,等了半年多的小林终于等来了合适的器官捐献者。28日当天,在王昆华院长的全程指导下,器官移植科、肾内科、麻醉科、感染性疾病科等多科室联合配合下,历时7个小时,专家团成功为小林实施了胰肾联合移植手术。目前,患者术后生命体征良好,血糖平稳。 昆医大附一院医务部主任黄洁表示,本次手术的成功填补了医院胰肾联合移植的空白,也给糖尿病肾病患者带来了福音,若匹配到合适的器官捐献者,不用出省,就可以进行手术,术后恢复平稳,明显提高生活质量。 本报记者 张晓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