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2019年07月31日 星期三
第A16版:时评    
       
版面导航

第A01版

第A02版

第A03版

第A04版

第A05版

第A06版

第A07版

第A08版

第A09版

第A10版

第A11版

第A12版

第A13版

第A14版

第A15版

第A16版
2019年07月31日 星期三
让更多“土味山货”成为“网红尖货”

    □ 邓海建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达到10330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7.5%。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9.5万亿元,同比增长8.4%。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0.1%,拉动经济增长3.8个百分点。消费依然是引领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动力。(7月30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经济承压,消费稳健——这是2019中国经济半年报的亮点之一。于此背景之下,消费扶贫自然成为脱贫攻坚的生力军。这个结论最形而下的例证,是7月30日阿里巴巴在江西寻乌县公布的阿里脱贫工作报告:过去半年,全国贫困县的土货在阿里平台总销量同比增长80%;而阿里巴巴脱贫基金成立至今仅一年半时间,贫困县在阿里平台总销售额达到1100亿元。

    数字胜于雄辩,历史是最好的证言。高达80%的增量、高达1100亿元的总销售额,这足以证明头部平台对于消费扶贫的杠杆之力。这让人联想起一个小插曲:最近两天,“马云快来尝一口”成了短视频平台上的热门标签。全国各地的贫困县县长、农户在快手抖音等短视频平台上喊话马云老师,邀请他来尝一口本地农产品。故事的缘起,是马云曾因为消费了沙棘汁和马迭尔冰棍,让这些“网红特产”成了终端市场的爆款。而其实,名人流量效应的背后,实质还是平台经济的可持续赋能之力。

    从“土味山货”到“网红尖货”,从“0到1”的脱贫样板到“1到N”的脱贫实践,各地的脱贫攻坚工作无不说明一个老理:路走对了,奇迹不远!所谓“对的路”,无非是两个轨道:一是“赋能”。政府肩负其公共责任,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扑下身子研判“刚需”,沉潜精力纾解“痛点”,建构业态达成“多赢”。尤其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平台越大、责任越大,在带货之外悉心于日常赋能,“山货”才不至于“一红而过”。二是“造血”。把扶贫脱贫的主动权与创造性,交还到农户手上,深谙“授人以鱼莫如授人以渔”的道理,深挖产业特色、发掘产品特点、提升转化能力,扶贫脱贫的舞台上“三农”才能真正当主角、唱大戏。

    “一个人能走得很快,一群人才能走得很远。”到今年年底,我国预计至少有9200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脱贫攻坚进入决战决胜阶段。扶贫不是一阵风、扶贫不是蹭热度,在扶贫攻坚“交卷前最后15分钟”,如何在尽锐出战、攻坚克难的同时,利用好强大国内市场的消费力量,让外界扶贫之力转化为“三农”的涅槃之机,这是各种社会力量参与扶贫要回答好的“初心”问题。

    今天的国内市场,内需澎湃,消费旺盛。让更多“土味山货”成为“网红尖货”,绝非三两人之力,更非三五日之功。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电商脱贫、女性脱贫、教育脱贫、健康脱贫、生态脱贫……一场多维度的脱贫攻坚战已经打响。长远而言,惟有掌握好“赋能”与“造血”这两个关键词,这篇事关亿万民生的大文章才会有生花妙笔、才会激荡辽阔诗意。

底部
新闻爆料热线:0871-4160447 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56699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YearPh-MonthPh-DayPh HourPh:MinutePh:SecondPh
云南网 滇ICP备08000875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春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