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家荣 在一个风景区门口的路旁,一个卖土特产的地摊吸引了我。地摊上依次摆放着柳条制品:洁白漂亮的箢子、提篮、簸箕,图案美观的饽饽卡子、月饼卡子等食品模具,还有擀面杖、蒜臼子,扫地笤帚、扫炕笤帚,以及老人用痒痒挠,儿童玩具刀剑、拨浪鼓、各种风筝。真是琳琅满目,就像进入了土特产商店一样。地摊旁,陆陆续续的顾客,尤其是老年人,不时买走一两件物品。 地摊的主人是一个80岁高龄的老大爷。近十年来我每年都要到这个景区游玩,每次路过这里都要和老人聊上几句,我们已经成了老朋友。大爷身体硬朗,脸色红润,十分健谈。他家离这里十里地远,除了天气不好时,几乎每天都骑着三轮车来这里摆摊,早上7点来,傍晚5点回家。中午就地买点吃的,喝一瓶自带的茶水。这么大岁数了,很不容易。 我问大爷,是家里困难才来摆摊的吗?大爷乐了,他笑呵呵地说,家里老伴也近80岁了,还在家里养鸡鸭,养猪。他们有一儿一女,一个是博士毕业生,一个是硕士毕业生,毕业后一个在北京当大学老师,一个在深圳当企业高管。成家立业后,几次接他们到大城市养老,可是两个老人去住几天就非要回老家,说一天不干活就感到身体难受。现在,两个孩子每月都给老两口邮钱,他们不缺钱花。 老大爷心灵手巧,他卖的物品大多数是他自己制作的。每到夏天,他都要编制柳条制品。秋天高粱收割后,就在家扎笤帚、炕帚。冬春时节,就制作食品模具等等。一边制作一边出卖,真了不得!老人说,这些物品年轻人可能看不上眼,但很多老年人却很喜欢。因此一年摆摊收入最少也有一万多元。这些钱留着给孙子孙女上学用。 大爷说,他制作器具并出来卖,不仅仅为挣点钱,主要的是有事做,天天开心,而且锻炼了身体。大爷80岁了,平时连感冒都很少得。他说,身体好,心里高兴,不给孩子添麻烦,这是我和老伴最好的养老方法。 看着老人满脸的笑容,我十分佩服和感动。和这个老人相比,我天天吃喝玩乐等着老,这不是真正的幸福,也不是最好的养老方式,劳动养老才是最幸福的养老! (作者原工作单位:黑龙江省肇东师范学校,68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