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2019年08月02日 星期五
第A14版:副刊    
       
版面导航

第A01版

第A02版

第A03版

第A04版

第A05版

第A06版

第A07版

第A08版

第A09版

第A10版

第A11版

第A12版

第A13版

第A14版

第A15版

第A16版
2019年08月02日 星期五
城里
会泽新城畅想曲

    □ 郭胜美

    会泽新城,如一道光束,似一方仙境,牵引着人们的视线,越过太平洋浩瀚的波涛,穿过喜马拉雅雄伟的山峰,聚焦到会泽以礼河畔,石鼓山下。千顷蔓海,如慈母般伸出双臂,热泪盈眶地迎接那些“一方水土养育不了一方人”的群众。你看,那一栋栋拔地而起、风格统一、规划有序、鳞次栉比的巍巍高楼,耸立在这片古老而年轻的土地上。俯瞰新城,使我们油然想起柳永的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的千古名句。这首描写“钱塘自古繁华”的《望海潮·东南形胜》词,如今成了会泽新城面貌的最好写照!

    走进新城,谁能不激动万分!书法家笔走龙蛇,银毫生辉。绘画家泼墨挥毫,笔弄丹青。摄影家取景构图,放飞航拍。诗人热情澎湃,浅唱高吟,他们在纵情讴歌这个时代最伟大的壮举,讴歌一个前无古人、继往开来的新风尚、新生活。大山里的人们,迁出了穷乡僻壤,彻底斩断贫穷根,搬进专门为他们建起的新城。这里,铺笼帐盖,锅瓢碗盏,全部由政府准备就绪,还根据各人的特长,安排了力所能及的工作,使他们解除了没有生活来源的后顾之忧,他们一个个笑逐颜开,喜上心来。

    搬进新城的人们,心激荡,乐开怀。眼眸溢满感恩,脸庞溢满笑意,似国画、似油画、似木刻、似金石,让人目不暇接,思绪万千。从穷乡僻壤,搬进优美新城,这感觉不是梦幻,而是迎来了人生第二春。曾经散住在山窝间的他们,不必再为山高路远而沮丧,不必再为家徒四壁而悲伤。摆脱大山束缚的日子,通信再也不靠吼,治安再也不靠狗。从“对面看得见,一走要半天”的壁上人家过渡到美丽新城居民,贫穷落后从此了无踪影,那坑洼泥泞的羊肠小道,那些摇摇欲坠的土坯房、危房,那些满目萧条的村庄,通通成了往昔不堪回首的记忆,永远甩进了历史。从此,他们享受到了现代文明带来的幸福与希望。

    只要你往新城一走,就会感受到新城市发展新产业、培植新经济的勃勃生机。听,新城服装扶贫车间,流出“哒哒哒”的缝纫机欢快的歌唱声,那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朝奔向富裕路的铿锵脚步,响彻在乌蒙山的崇山峻岭中。

    扶贫车间编织小手工艺品、来料加工等手工业,让贫困户足不出户在家上班,实现“增收不离家”,真正做到“挪穷窝、换金窝”。虽然贫穷攀爬过岁月的脊梁,但心灵上的悲苦早已化作无影尘埃。新城勃勃的生机代替了消沉,幸福快乐赶走了愁苦。他们从此扎根会泽,播下新梦想、开启新征程、收获新希望。抬起头,怀着一颗纯净的心感受人生,感知每一处风景、每一朵花香。

    漫步在这座年轻的城市之中,饱览晨起暮落的风景,屏蔽所有的浮华,让心坠入宁静一隅,在纯洁又充满意境美的世界里,留住时光。感受一束阳光、一缕清风的幸福拂在心头,惬意的生活在谈笑中日新月异,风生水起……

底部
新闻爆料热线:0871-4160447 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56699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YearPh-MonthPh-DayPh HourPh:MinutePh:SecondPh
云南网 滇ICP备08000875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春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