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2019年08月06日 星期二
第A11版:秀场    
       
版面导航

第A01版

第A02版

第A03版

第A04版

第A05版

第A06版

第A07版

第A08版

第A09版

第A10版

第A11版

第A12版

第A13版

第A14版

第A15版

第A16版
2019年08月06日 星期二
饺子来昆侃《哪吒之魔童降世》
“这个哪吒形象 已经够克制了”


丑萌造型


导演饺子


电影海报

    “这个哪吒形象已经很克制了,我们根据他的经历参考了摇滚青年的穿搭和烟熏妆。”昨日,《哪吒之魔童降世》导演饺子(杨宇)来到昆明,与媒体和粉丝见面,庆祝票房突破22亿元,畅聊电影制作的幕后故事。现场,饺子在映后见面会上回答粉丝提问,幽默的回答引起一片欢笑,粉丝更有心地为饺子送上云南特产藕粉作为礼物。

    摇滚穿搭和烟熏妆 “克制”的哪吒形象引关注

    《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口碑爆表,导演饺子的微博粉丝数也在不断上升。在全国热映的浪潮中,哪吒为国漫崛起带来了更高的希望。“饺子导演,为什么这个哪吒和我们从小看的不太一样?”一位粉丝说出了很多人的疑问,饺子微微一笑,眼睛透出光:“这个哪吒形象已经够克制了,我们之前的无数版本中,还有更暗黑的。”

    昆明的80和90后们,童年对哪吒的记忆都来自于电视中胖胖萌萌的可爱形象,脱胎于莲花的哪吒有着莲藕一样的胳膊和腿,哪怕发怒也带着可爱的表情,于是,《哪吒之魔童降世》用一个完全不同的形象颠覆了观众的认知。哪吒带着魔性降世,他的魔性又被压制。在挣扎和反抗中,他的成长和重生是饺子本人的经历,也是团队制作的经历,更是国漫从被认为“土又烂”到被由衷追捧的经历。“我们参考了摇滚青年的穿搭和烟熏妆风格。”对这样的哪吒形象,饺子颇有些得意。

    人生选择和社会现实 导演跨过两道坎成就魔童哪吒

    “做出这个哪吒形象,我跨过了两个坎:一个是转行做动漫,另一个是没人投资。”饺子为了自己的梦想跨行的故事,在观众心中已经不陌生。父母都从医,他考进了华西医科大学药学院,但他没有顺着命运的安排走下去,大三那年,眼见同学离开专业的安排做了自己的事,他也终于按捺不住自己胸中的火苗,“弃医从漫”学习了三维动画软件,入行CG计算机动画。

    跨过的第一道坎是就业的坎,第二道坎难度更大了。饺子发现,当时的国漫因为水平不够,并且长期被误解,没有人愿意投资,于是他处处节省开支,入了魔似的投入创作,《打,打个大西瓜》的横空出世展示出他过人的才华,也为《哪吒之魔童降世》吸引了潜在投资人。

    光线传媒成立“彩条屋”后,向饺子伸出了橄榄枝,等待这个机会太久了的饺子毫不犹豫地抓住了。历经五年炼狱般的制作后,这个丑到让人又爱又心疼的魔童哪吒打开了传统神话故事的新审美,也激起了人们对国漫崛起的更大期待。

    父母支持和自己坚持 国漫崛起还需更多年轻力量

    “团队每个人都憋着一口气,想要做出哪吒来,入了这行,入了这个团队,我们已经没有退路了。”饺子云淡风轻地描述着自己煎熬硬撑的几年,他回忆起放弃医学专业入行国漫的时候:“我们的行业水平比较落后,非常不占优势。制作动画时需要做草稿,然后软件预演、解算、修形,后期还要调试等等,完成了制作步骤,宣发和统筹也是大问题。”

    他制作出的哪吒魔童就是自己,无论是专业和兴趣的取舍,还是资金和关注的现实问题,他都“我命由我”地冲破了层层障碍。“李靖夫妇其实就是我的父母,他们的支持和包容让我走到了今天。”饺子也呼吁更多年轻人加入国漫行业:“国漫崛起真的很需要大量人才!”他也期盼着国漫出现更多优秀案例,让“崛起”成为真正的现象。

    本报记者 杨兮 王宇衡 摄影报道

底部
新闻爆料热线:0871-4160447 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56699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YearPh-MonthPh-DayPh HourPh:MinutePh:SecondPh
云南网 滇ICP备08000875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春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