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嵩明监狱,你总能看见一群英姿飒爽的年轻人,他们身着警衣战靴、手握钢枪、佩戴各式应急装备。他们严肃冷峻却反应敏捷,他们身材壮实能举手之间一招制敌,他们24小时随时待命,用责任、忠诚、担当和坚守,维护一方平安。如果说监狱是个特殊的工作单位,那么特警队就是特别中的特别。 许多人对监狱特警并不熟悉,因为特警队员很大一部分工作是在监狱高墙内进行,他们每天武装执勤、巡逻,处置监狱突发事件,维护监狱安全稳定。最近,晚报记者走近嵩明监狱特警队,了解他们的工作日常、感受他们的拼搏与风采。 24小时随时待命 大墙内与大墙外仅是一扇门的距离,对这些终日在高墙内工作的监狱特警队而言,这段距离,丈量着他们内心的坚定执着和对这份工作的耐心守护。 “指挥中心呼叫特警队,呼叫特警队!”2018年5月25日下午4时许,正在狱内执行巡逻任务的两名特警队员从手持对讲机中听到几声急促的呼叫声。“特警队收到,请讲”“特警队收到,请讲”“四监区向指挥中心报告,在押服刑人员李某不服管理与另一名服刑人员发生肢体冲突,请求特警队立即赶往四监区车间进行支援”。 “收到”,得到出警指令的特警队员李易隆、张恒马上做出应答,并立即赶赴事发现场,事件得到妥善处理。门禁执勤、岗哨警戒、巡逻检查、24小时随时待命,这些就是特警队的日常工作。 据统计,特警队员们平均每天要检查人员及车辆160余次;平均每月要巡逻60余次步行60公里……这份看似平常,却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工作,始终维系着监狱的安全稳定。 顶酷暑、冒严寒、风雨无阻,嵩明监狱特警队一直坚守奋斗在各自的工作岗位,用钢铁意志和辛勤汗水,筑起了一道确保监狱安全稳定的铜墙铁壁。监狱持续安全稳定,取得了19年监管安全零事故的辉煌成绩。 平均年龄只有28岁 一日之计,始于清晨。每日清晨,值班备勤的特警队队员准时起床、整理内务,洗漱就餐,整理装备,到大门上岗执勤。作为监狱警察里的一把利剑,监狱特警要时刻保持严明的纪律、优良的作风、过硬的履职能力和廉洁的职业操守,他们不仅负责整个监狱的安全保卫工作,更是肩负起罪犯的押解和突发性事件处置的职责。 嵩明监狱政委党予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特警队工作主战场在监狱,只有立足实战,从政治立场、警务技能、作风纪律、提升处置能力上全方位锤炼过硬队伍,强化战备意识,常备不懈,特警队才能真正实现一声令下‘拉得出、跟得上、打得赢’作战的目标。” “云南省青年文明号”“云南省监狱系统‘五四’红旗团支部”“监管改造先进科室”“监狱工作先进单位”……嵩明监狱特警队,这支平均年龄只有28岁的年轻队伍,经历了无数磨练与考验,赢得了无数荣誉与掌声,他们在监狱战线上,斗志昂扬,尽情展示着青年警察的风采。 每周的“魔鬼星期四” 为确保监狱的安全稳定,特警队员在武装巡逻的间隙,不断加强自身的警务技能操练。特警队员努力克服自身因素,坚持严格管理、严格训练、严格考核,以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为训练目的,坚持战训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特警队伍的职能作用。 时间:周四下午2点;目标:八家村水库;人员:全体特警队员;距离:6公里山路往返……这仅仅是特警队日常训练的一个缩影,被称为“魔鬼星期四”。 山路崎岖,稍带点高原山路崎岖,稍带点高原反应,每次训练下来,队员们一个个满头大汗,但每次训练,没有一名警察掉队。每周星期四是特警队铁打不动的训练时间,无论是烈日当头还是蒙蒙阴雨,警棍操、擒敌术、6公里越野,队员们一样严肃紧张,一样执着投入,击倒了爬起来,摔痛了摔伤了,回去用用药,下次接着摔接着打。因为他们知道,只有平时多流汗,方能战时少流血。 警察小马是特警队中的一员,他这样描述训练:刚开始参加训练时,有过腰酸背痛,擦伤、红肿、淤青是家常便饭,但坚持下来,不仅身体得到锻炼,意志和素质各方面都得到了提高。小马的话语道出了特警队警察的心声,他们把训练当作增长才干的途径,当作展示自我风采的舞台,他们风华正茂,斗志昂扬,欲与天公试比高。 现在,特警队每周四的训练成了监狱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经过长期强化训练,队员们的各项素质得到有效提升,执行任务从没出过一丝纰漏,没出现一次失误。平时多流汗,战时才能冲得上去,才能打胜仗。 巡逻线上的平凡坚守 “单位是大家,只有大家好了,自己的小家才能平安幸福。”在特警队工作的李帆深有体会。能在单位安全工作,能回备勤房里踏实睡觉,是一种认真履职后获得的幸福。因此,像李帆这样的特警队员为了守护这份平安,每天认真履职,做好自己分内的事,保障监狱安全。 “我和其他两名队友组成了夜班三人应急处突队员,每天晚上八点开始执勤,第二天早上八点交接班。填写完上班情况交接通报后我们就去巡逻,绕监狱内围墙一周,确认技防设备正常运行。”李帆向记者展示了他们的交接报表和巡逻路线。 “我们排成一列巡逻,沿路检查电网、摄像头、红外线等安防设施。有时候风太大,说话听不见只能靠吼,然后喝一肚子寒风。夏天的时候特警服要裹得紧紧的,不然蚊子见缝就钻。”李帆下意识地挠了挠小臂上的点点红肿。 “下雨天雨衣是遮不住雨的,那风一吹浑身都湿透了。下了雨地上都是积水,再冷一点就会结冰,上坡的时候一不小心就要趴到地上去了。”“我妻子在指挥中心工作,每晚都能在屏幕里看见我,我们每晚都会说‘设备安全’或者‘已经处理报警’。值班时能听见她的声音便是一种幸福!”一想到妻子,李帆不好意思地摸了摸寸头。 特警队副队长杨柳,有着魁梧的身材,当过兵,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军事素养,队员都称呼他为“好大哥”。无论是处置监狱突发事件、执行重大紧急任务,还是在组织特警队员日常警体技能教授中,都折射出了他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 侠骨柔情的幸福守望 如果说监狱是个特殊的工作单位,那么特警队是特别中的特别。节假日,是服刑人员亲情会见安全保卫工作的繁忙期,越是这个时候越需要特警队加班值班。因工作性质特殊,李帆每次想要与远方的家人团聚,必须同时具备孩子放假、夫妻都不值班这两个条件才行。 2018年国庆节和中秋节连着放假,夫妻俩却都被安排了值班,原计划未能实施。李帆遗憾地在电话里告诉父母时,得到的是父母的完全理解——“工作最重要,好好工作吧。”李帆原定好要去学校接女儿放学的,却因临时的工作任务不能守约……作为一名监狱特警,李帆感受的是职业的光荣,体会的是对家人的愧疚。 没有火红的玫瑰,没有意外的惊喜,李帆和妻子多年的婚姻生活一直都是平平淡淡的,有的只是相濡以沫的陪伴,互敬互爱的理解。在嵩明监狱,像李帆一样的还有很多。对他们来说,婚姻是一辈子的事,它需要花时间去考验、沉淀。本报记者 夏体雷 文 嵩明监狱供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