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一位高龄且合并有原发性肺癌伴全身多处癌细胞转移的老年女性,因摔倒后右下肢剧烈疼痛无法行走,由120送入云南省中医医院骨伤科三病区,经专科查体、X线片检查后,被诊断为右侧股骨颈骨折。这种骨折被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 人生最后一次骨折 云南省中医院骨伤科三病区主任陈涛教授介绍,股骨颈骨折等髋部骨折是对老年人健康影响最大的一类骨质疏松性骨折,包括股骨转子间骨折、股骨颈骨折等。髋部骨折的老年人,因翻身和坐起十分困难,长期卧床,肺部的分泌物无法顺利排除,时间一长,肺部感染就接踵而至,下肢无法活动也常常导致下肢血栓的形成,血栓脱落会直接导致致命性的后果。同时,长期卧床还可能发生褥疮、尿路感染等并发症,骨折一旦发生,严重威胁患者生命。据统计,老年人髋部骨折,一年后的生存率大概是50%,而那些由于种种原因没能采取手术治疗而选择保守治疗的患者,死亡率更高,所以这种骨折一旦发生就应积极采取手术治疗。 这个手术很适合老年人 这位患者的情况非常特殊,由于年纪大,本身又疾病太多,保守治疗患者痛苦难耐,医患双方都达成共识积极手术治疗,争取早日康复,尽量减轻患者的痛苦。但是常规传统的髋关节置换手术因术后恢复时间较长,哪怕在床上多待一天,对老人来说都太长了。为此,陈涛教授带领全体医护人员就该患者的病情展开了讨论,在与家属积极沟通后,决定立即为她施行最新的SuperPATH入路微创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保留关节囊,保留外旋肌群的髋关节置换手术)。 SuperPATH手术切口长度不到常规切口的一半,是真正的微创技术。这项技术秉承于微创-快速康复(ERAS)理念,尽可能让患者当天手术、当天下床活动。与传统的手术方式相比,该手术在肌肉间隙中进行,不切断损伤任何肌肉,使病人的损伤减少到最小,同时大大减少了术后脱位的风险。手术出血少,可以早期下床活动,并快速恢复日常工作活动功能,对身体耐受能力差的老年人来说再适合不过了。 在陈涛教授的精心准备和术中严谨的操作下,手术非常顺利,取得圆满成功。术中出血量不到20毫升,切口长度不超过6厘米,术后6小时就能下床行走,患者及家属都十分激动,对陈涛教授及团队再三表示感谢。这个“完美”的手术,给这个家庭带来了最大的希望。 目前,云南省中医医院骨伤科三病区在陈涛主任的带领下,不断探索,开拓创新,已经熟练掌握了各种髋关节的微创手术技术,希望有越来越多的患者能够从中受益。本报记者 闵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