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2019年08月19日 星期一
第A12版:时 评    
       
版面导航

第A01版

第A02版

第A03版

第A04版

第A05版

第A06版

第A07版

第A08版

第A10版

第A11版

第A12版

第A13版

第A14版

第A15版

第A16版
2019年08月19日 星期一
“网络算命”诈骗 需要精准打击

    本报评论员刘孙恒

    “网络算命”本身就是一门灰色生意,经不起阳光照晒。在利益驱使下,“网络算命”进一步沦为网络诈骗,成为不法分子牟利的渠道,也就不足为奇。

    近日,重庆两江新区警方打掉一个“网络算命”诈骗团伙,在4个窝点共抓获犯罪嫌疑人210余名,缴获作案手机1600余部,初步查明,该团伙诈骗金额高达2400余万元。今年7月初,重庆两江新区警方接群众举报,称辖区某写字楼内的一家公司,打着网上“看手相改风水”的幌子实施诈骗。(8月18日央视网)

    人们对未知都有一种恐惧,尤其是当自己一时陷入困境的时候,更会想着把虚无缥缈的命运掌控在自己手中,再加上好奇心作怪,和对终南捷径的无限向往,大抵构成在科学发达、资讯便捷的今天,算命行业依然未消,甚至能乘上“互联网+”浩荡东风,与时俱进地将“卦摊”摆上网络的基础逻辑。

    换而言之,“网络算命”本身就游走在法律的边缘。一方面,虽有“网络”的遮羞布,但掩盖不住“算命”赤裸裸的宣传封建迷信的事实。依据《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第5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利用国际联网制作、复制、查阅和传播宣扬封建迷信。

    另一方面,命运的不可测,意味着“算命”终究只是一场忽悠而已。为了让顾客感到满意,“算命大师们”就需要设计一套自圆其说的说辞,先用一些玄乎其玄的词语来唬人,一般都是从易经里面去找;然后说些放之五湖四海都说得过去的大道理,让人觉得似是而非;最后往好了说,顺着客户的心意说,总之人们都喜欢听好话,满足顾客的精神慰藉需求。

    此前有媒体报道,如今一些“算命大师”会根据顾客朋友圈的内容和用户注册时的昵称、账号等个人信息来推测顾客的年龄、职业等,再以算命的方式回复顾客,以此获取顾客的信任。此番通过大数据整合顾客信息的举措,意味着“网络算命”的背后,还存在着非法收集顾客信息的隐患,并构成消费欺诈的嫌疑。

    既然“网络算命”本身就是一门灰色生意,经不起阳光照晒。在利益驱使下,“网络算命”进一步沦为网络诈骗,成为不法分子牟利的渠道,也就不足为奇。新闻报道中提及的诈骗团伙向受害人推销80余种所谓的“开过光”,能“改命”“改运”的护身符、护身珠等物件,显然是“网络算命”的“深度演绎”。

    不让“网络算命”诈骗谋财害命,就需要精准打击。首先从法规上对“网络算命”予以清晰界定,不能再任其无序生长,以便强化监管力度,也方便电商平台尽好监督审核责任,保障电子商务交易安全。此外也有助于人们清醒认识到“网络算命”的庐山真面目,所有的“逆天改命”,只是因为自己的努力前行,没有终南捷径可言。

底部
新闻爆料热线:0871-4160447 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56699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YearPh-MonthPh-DayPh HourPh:MinutePh:SecondPh
云南网 滇ICP备08000875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春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