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利少峰 公园相亲角虽然收费了,但是服务为民的公益性质不能变。 近日,昆明弥勒寺公园相亲角开始对挂信息的市民收费,一时间引起热议。有市民表示理解,也有市民表示反对。对此,相亲角管理方表示,收费是为了便于管理,收费后工作人员负责悬挂和整理信息,并维持现场秩序。(8月21日《春城晚报》) 众所周知,快节奏的城市生活,加上年轻人婚恋观的转变,导致“剩”下来的单身男女也越来越多。未婚男女对婚姻的需求以及父母对子女“成家”的迫切,在依靠亲戚朋友等熟人网络无法短期内解决的时候,一个开放的、由陌生人群组成的公共相亲区域应运而生,这就是相亲角。 “相亲角”确实解决了一部分老年群体为子女相亲的需求。我国存在着数量庞大的单身青年群体,有着足够的婚姻需求。据北京青年报报道,根据《珍爱网2019Q1单身人群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单身人口已经达到2.4亿。“急子女之所急”的父母自然而然也在为子女婚姻奔波着。相比网络相亲平台的复杂性,以及线下部分黑中介的不靠谱性,公园相亲角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深受老年群体的欢迎。值得一提的是,去相亲角的老年群体,年纪相仿,“相亲之余,唠唠家常”,在一定程度上相亲角也扮演了老年群体社交、娱乐的属性。 但无门槛开放的空间、流动的各类人员、无序的现场管理也导致相亲角乱象滋生。如乱收费的“黑中介”、针对老年人的婚姻诈骗等。自从翠湖相亲角被整治以后,弥勒寺相亲角算是市区仅存的“相亲公园”了。此次,公园管理方针对有相亲需求人士进行收费,虽引起一定争议,但从相亲角管理来说,实属有必要。一来,收取费用也意味着要履行相应的责任,如提高相亲成功率,核实信息发布等。二来,收费也意味着管理方有一定的经费来源,管理方可以对公园进行有效管理,正如市民李女士所说,“周末人非常多,他们公园提供了卫生清扫,还要保安维持秩序,这些维护是需要资金的。” 公园相亲角虽然收费了,但是服务为民的公益性质不能变。这也对相亲角管理方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一方面,收费要合理合规,坚持既能满足相亲角管理需要又能不增加群众负担原则,同时也要向社会公布资金使用情况。另外一方面,相亲角要提高信息审核标准,确保所发布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从源头上杜绝“黑中介”及诈骗信息。再一方面,履行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及时向老年人进行反诈骗宣传,提高老年人防骗意识与能力。同时,公园方也可以组织各类相亲见面会,提高相亲成功率。 公园相亲角作为解决群众婚姻需求的平台,相关政府部门的监督管理也不能缺失,同时为了更好地服务相亲市民,可将相亲角纳入城市设施管理中去,给予一定的民生资金支持,使相亲角更好地服务人民。如此,公园管理方与相关部门共同作为,让相亲角规范化管理,让更多的有缘人“转角遇到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