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日,一张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法院的传票打破了张淑淑一家的宁静。年轻的张淑淑,从来没去过深圳,也没注册过公司,不料却成了深圳市先高极实业有限公司的股东和法人代表,还“背负”了该公司近200万元的债务。(红星新闻8月31日) 《中国青年报》评论:作为无辜的受害者,于情于理于法都不应承担莫须有的后果。对于那些追债上门的离奇官司,他们只要澄清事实真相,拿出未实际经手参与的证据,就没有多少败诉风险。但是,这样的麻烦毕竟损害了无辜者的个人名誉,也给他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不少负面影响。 丢了身份证,的确与本人不慎有关,但由此发生的侵权事件,却不能都将板子打在当事人身上。盗用公民身份证,涉及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这是违法行为。如果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就要面临严厉的刑事处罚。 种种迹象表明,可能存在盗用身份信息、专司诈骗的违法犯罪团伙。有关职能部门不能袖手旁观,必须主动介入,查清事实,严惩不法分子,给当事人一个交代。 当然,存在问题的,还有蹊跷的“被法人代表”。审视公司法、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等法规,对公司实名登记、材料审查等程序,均有明确规定。拿着他人身份证,居然还能成功办理企业的登记注册,中间还能变更公司法定代表人,对于有关管理人员来说,就有失职和渎职之嫌。对那些形形色色的虚假公司,应当依法取消商事登记,不能任其逍遥法外。 无辜受害者承担侵权之痛,不应是法治社会的常态。只有使出有力的组合拳,类似“被法人代表”欠巨债的不法闹剧才能画上句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