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毅飞 小时候,不时跟随母亲去藩台衙门买菜。不知道的人会觉得奇怪:“衙门”就是官府,咋个会去衙门买菜呢? 其实,去藩台衙门买菜,就是去威远街一菜市买菜。 威远街在昆明城区中心正义路东。西起正义路天开云瑞坊(三牌坊),东至护国路,长491米。清代,威远街靠盘龙江的东段,因江上的白鹤桥,得名为“白鹤桥街”;靠正义路的西段,因布政使司署设在那里而得名为“藩台衙门街”。1912年,整条街改称为“威远街”。但老昆明市民仍然喜欢称威远街为“藩台衙门”,为什么呢? 在老昆明人眼中,藩台衙门的有名,并不是因为是官府衙门而有名,而是因其藩台衙门的繁华菜市而有名。 大约在清光绪32年(1906年),时任藩台的沈秉琨为整顿市中心闹市区正义路、天开云瑞坊周边的脏、乱、差,下令把分散在附近街巷的零星菜市摊,统统集中、搬迁到藩台衙门的东西辕门以内,并命名为“菜市”,成为云南省、昆明市有史以来第一个闹市区最繁荣的政府“规范化”农贸市场。 该市场1949年改称为“威远街菜市”,1954年后又改称为“第一菜市”,但老昆明人仍喜欢叫“藩台衙门菜市场”,简称“藩台衙门”。 藩台衙门成为“规范化”的农贸市场之后,省内外驰名的老昆明“第一香”芝麻酱、芝麻油、“赵老香”香肠、“忠信祥” 宣威火腿、“允香斋”酱菜铺、“永香斋”干果店等副食品店、“仁和园”“再春园”等高档饭馆,相继搬迁落脚到藩台衙门;卤公式、小锅米线等小食店,也纷纷落脚到藩台衙门附近的端士街等街巷。藩台衙门一时成为了昆明市中心、闹市区有名的美食街。 抗日战争前后,藩台衙门的繁荣,引来了富滇银行和几家外国洋行,本来已经有两座豪华公馆的云南王、省主席龙云,又在这里建了一座豪华的公馆,取名曰“龙园”。 藩台衙门的繁荣,也牵动了周边正义路、光华街、景星街、庆云街商业的发展。四周各种店铺鳞次栉比,一年四季,一天到晚顾客盈门,热闹非凡。其中,规模最大、最驰名的,就数两面临街、三层楼房、四间铺面的大型百货商店“国货公司”。该公司因为主要经营质量好、样式新颖、品种繁多的上海货而深得顾客们的喜爱,市民经常到该店参观、浏览、挑选、购买心仪的商品。 藩台衙门菜市场的繁荣,一直延续到上世纪90年代初期,后因昆明市旧城改造而被取消,但其留给老昆明人的记忆却永远不会消失。 (作者原工作单位:第十四冶金建设公司,77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