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首届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地中海贫血防控会议在昆明举行。数十名国内外专家学者齐聚省一院,围绕地中海贫血防控领域最新研究进展和前沿技术展开学术交流及经验分享,共同探讨地中海贫血防控新方向、新理念。 本次会议由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清华大学共同主办。会议现场,来自柬埔寨、老挝等国家的多名专家详细介绍了本国地中海贫血防治情况和最新进展;我国知名专家则结合临床案例,现场分享地中海贫血防治最新研究动态和前沿技术。与会专家聚焦地中海贫血防治医疗服务、人才培养、科研等国际合作与交流,深入研究地中海贫血防控策略,共同探讨战胜出生缺陷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省一院院长蒋立虹表示,2016年医院向国家卫生健康委申报了“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地中海贫血预防控制技术合作”项目,与南亚、东南亚等国家政府部门和当地综合医疗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经过多年努力,目前医院在地中海贫血防控工作研究领域已取得了一定成绩。下一步,医院将持续加强地中海贫血防治工作研究力度,为搭建国内外地中海贫血防治工作交流和合作平台、推动出生缺陷防治工作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据介绍,地中海贫血是一种因基因缺失或突变导致的遗传性贫血,因高发于地中海沿岸和东南亚国家而得名,是全球最大的单基因遗传病。地中海贫血难治可防,目前在地中海贫血高发地区开展婚前孕前以及产前地贫筛查、诊断和干预,从而提高孕育健康新生儿的几率,是防控地中海贫血最有效的措施。 “云南是地中海贫血高发地区之一,地中海贫血防控形势严峻。近年来,省一院的地中海贫血防治研究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目前,由我们科室主持起草的《地中海贫血筛查实验室、基因检测实验室与产前诊断中心设置和管理指南(试行)》,已率先将高通量测序技术用于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省一院医学遗传科主任朱宝生表示,希望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提升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医疗机构地中海贫血防控能力,开展更多地中海贫血疾病研究、筛查、诊断、治疗的合作,共享工作成果和成功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