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6月18日从普洱市澜沧县发展和改革局获悉,澜沧县目前已经全面完成了‘十三五’规划的6368户22671人易地扶贫搬迁目标。”对拉祜族女孩石莲凤而言,最幸福的时刻莫过于用拉祜族语播报新闻,她说:“我特别想把我自己知道、学到的东西传递给我的父老乡亲,因为他们可能很少出来外面,用他们听得懂的语言,告诉他们外面的世界。” 石莲凤是云南广播电视台一名拉祜语播音员,从一名拉祜族贫困山村的普通女孩到省台播音员,她走得特别不容易。 她出生、成长的澜沧县是全国唯一的拉祜族自治县。出生三天后,发生了7.6级的澜沧-耿马大地震,震中就在她的家战马坡村,是家里人把埋在废墟中的她抢救出来的。村里老人提起这些事,都叫石莲凤“地震宝宝”。石莲凤的求学道路也很波折,当年的战马坡村交通不便,大家收入很低,父母靠种地一年只有1000多元钱,要供两个孩子上学,非常困难。 “每次都要去跟亲戚借钱给她们交学费,每个星期只能给20元,他们说现在借给你钱,将来她们嫁人了,你拿什么还钱。我说我还不老,还得起。”父亲石明祥说。 正是父亲的坚持,让石莲凤从小就知道,即使吃再多的苦也要把书读好。“我觉得书是不会白读的,我不觉得上学是浪费时间,就是特别想让我爸妈过上好的生活,再一个就是我还是想走出这片大山。” 正在为学费发愁之际,石莲凤获得了学校对贫困生的补助,每学期可以补助1000元左右。此外,全国各界爱心人士也对少数民族贫困学生进行资助。在国家、学校的帮助下,2016年,石莲凤从云南民族大学云南省民族研究所硕士毕业。2018年,通过考试,石莲凤成为云南广播电视台一名拉祜语播音员。 “两个姑娘供读完了,成了人才。国家给了4万块钱,让我现在住上了新房子,心里(感觉)有一点温暖,有一点幸福。”石明祥说。 据澜沧县教育体育局副局长张葵介绍,拉祜族、布朗族等民族都是直过民族,2016年,国家对直过民族的寄宿生生活补助人均增加250元,同年,直过民族建档立卡贫困大学生学费奖励每生每年5000元。这两个政策实施以后,全县直过民族读书得到了进一步保障,读书的积极性、人均受教育年限也大幅提高。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拉祜族孩子沐浴着阳光,奋斗着,走向属于他们自己的幸福之路。 据了解,战马坡村计划2019年全村脱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