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宏州芒市三台山乡是全国唯一的德昂族乡,被称为“酸茶之乡”。他们制作酸茶的手艺是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是我国最古老的一类茶。过去,德昂族的酸茶工艺由于制作复杂,已经近乎失传。 35岁的赵腊退是德昂族酸茶传承人中的年轻一辈,如今酸茶已经成为他们家增加收入的来源之一。他介绍:“老人们说,德昂族酸茶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德昂族文化产品,所以当时就去咨询了一些老人,然后就摸索着自己做。” “原来只有我和杨腊三两个人做。现在,各级党委政府也关心、宣传,知名度打开了,产生了经济效益,很多群众也就跟着做。我们看着有群众做,很是开心,也很高兴去教他们。”赵腊退说。 他家所在的出冬瓜村老寨有200多年历史,除了做酸茶,赵腊退还和村民们一起保护德昂族的传统民居。“我认为这是对传统民居的保护,它会产生经济效益,所以我们动员村民保护传统民居,未来可以做客栈、农家乐、织锦等。” 但一路并没有他想的那么平坦,为了保护好德昂族民居,赵腊退哭过,也生气过。“原来好几家不理解、反对,有的是经常被我们动员保护的,但后面他不支持,突然房子就拆了,我哭了好大一会儿。”赵腊退说。 虽遭遇挫折,但赵腊退对自己认定的事从不言弃。他说:“我们真心想帮助他,想带着他一起致富,但是他不听,当时有些生气,但是回去晚上睡了一觉,第二天还是会来做、来说。” 就在赵腊退迷茫的时候,国家实施了人口较少民族聚居村建设、特困民族乡的扶贫开发等项目。这让赵腊退喜出望外,“我们非常感谢党、感谢政府一直在关心支持,我们村的路、电、水,这些基本上都是政府来解决,政府来出资。” 随着政府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帮扶力度增大,在赵腊退的影响下,村里陆陆续续保护下了10多幢德昂族建筑风格的老房子,出冬瓜村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民族风情旅游村。游客袁晓凤说:“这样挺好的,这是一种对文化的传承,并且这种文化带给你的感受远比你在博物馆看到的那些冷冰冰的文物更有感染力。” “寨子里有几家,以前小孩都在外打工。家里现如今发展得好了,就回来做茶、开农家乐、开客栈,我弟弟就是其中一个。”赵腊退说。 喝过酸茶的人才知道,酸茶其实不酸,入口回甘浓郁持久。酸茶其实就像德昂族群众的生活一样,历经千山万水,越来越甜。通过国家近3年的脱贫帮扶,今年6月,三台山乡德昂族实现了整族脱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