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昆明世博园,星光璀璨、灯海花潮,喜庆祥和;由华侨城云南世博旅游集团主办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中国’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20周年“祝福中华·世博之夜”音乐会知音满座,歌声嘹亮,共聆花开。 这一晚,《祝福中华》《我和我的祖国》以及首次亮相的云南世博旅游集团主题歌《生命之花》,一首首拨动心弦的曲目,唱出了世博人和社会各界礼赞新时代、共筑美丽家园的心声,吹响了华侨城集团支持云南全域旅游,推进文旅融合发展的前进号角。 生命之花 作词:王持久 作曲:方兵 山 在云岭 横断天下 水 在三江 并流穿峡 自然打开密码 恐龙讲着神话 遗世留下奇观 天边梯田悬挂 云之南盛开怒放 生命之花 彩云中群芳竞秀 江山如画 风 在古城 客满酒家 月 在边陲 人约茶马 铺开七彩云锦 装点大地精华 聆听爱的声音 赞美世界博大 云之南盛开怒放 生命之花 彩云中儿女多情 花样年华 绽放之美 歌声唱出世博精神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这首歌唱出了世博儿女对祖国母亲的深情挚爱,唱出了世博儿女践行国有企业的责任与担当。 世博“生命之花”合唱团、昆明爱乐国际交响乐团、“咏恒”男声组合、“梅里咏恒A cappella”合唱团、“梅里咏恒”童声合唱团与著名歌唱家王燕同台,为大家献上了一场精彩纷呈的视听盛宴。 值得一提的是,昆明爱乐国际交响乐团是一个国际化的专业交响乐团,成员来自全球21个国家;而世博“生命之花”合唱团是今年9月才新组建的,近60名成员来自云南世博旅游集团在昆所属20余家企业的职工。 世博“生命之花”合唱团成员王国娟说:“在这一特殊时刻,我们用歌声怀念过去、传承文化、启航未来,我们很激动,我们要把‘爱国爱乡、知难而上、团结奋斗、争创一流、敢为人先’的世博精神代代相传,用奋斗浇灌更美的生命之花。” 事实上,激动的不只是王国娟。一代代世博人,怀揣着对世博、对云南、对祖国、对自然、对生命的无限热爱,在这个最好的时代,将最美的青春,挥洒在这片干事创业的热土上,将最好的时光,奉献给世博和云南旅游事业。 ’99世博会的会徽——生命之花,形象地表达了世博会的主题:人与自然—迈向21世纪。后来,“生命之花”成为昆明世博园、华侨城云南世博旅游集团的徽标,在云南鲜花盛开的大地上常开不败。风雨兼程,今朝有豪情当歌,最值得歌唱的主题是发展:生命之花的绽放之美。 跨越之美 华侨城助力世博跨越发展 时间回到1999年,在昆明世博园举办的世博会,是20世纪末全球规模最大的国际性园艺博览会。它持续184天,创下了筹建时间最短、建园面积最大、汇集植物品种和数量最多,建设园林、园艺、展园最多等8项世界之最。回首路,看今朝,其中最值得歌唱的主题是成长:生命之花的跨越之美。 2017年4月12日,央企华侨城集团进入云南,战略重组云南世博旅游集团和云南文投集团。2018年7月22日,华侨城集团在昆明启动“云南大会战”,并汇集各方资源,支持云南全域旅游发展。至今,华侨城集团助力云南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将完成投资1960亿元。 数据显示:2016年,云南世博旅游集团资产总额116亿元,营业收入24亿元,利润总额0.6亿元,投资总额31亿元,综合接待游客人数859万人次。与华侨城战略重组两年多来,云南世博旅游集团各项重要指标连创新高,2018年,资产总额达194亿元,营业收入38亿元,利润总额7.01亿元,投资总额120亿元,综合接待游客人数首次突破2000万人次,云南世博旅游集团成为云南文旅产业领军企业。 活力之美 改革赋能世博阔步前行 “云之南盛开怒放,生命之花;彩云中群芳竞秀,江山如画”……世博“生命之花”合唱团演唱的王持久作词、方兵作曲的华侨城云南世博旅游集团主题歌《生命之花》,把音乐会推向了高潮。 “改比不改好”,改革是事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合唱《生命之花》精彩亮相,出席音乐会的云南世博旅游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睿百感交集的心情,化作了简简单单的5个字。 5个多月的庆祝活动,以音乐会的形式画上圆满句号。在庆祝中回望、反思、总结,大家感言:20年,潮起潮落,几代世博人为园区和企业的“更美发展”付出了青春和热血。越过山丘,前方有曙光等候,其中最值得歌唱的主题是改革:生命之花的活力之美。 华侨城集团引领世博改革发展的近3年,也是世博人主动拥抱改革、以改革促创新、以创新促发展的3年。“在改革的路上,不能只是小步慢跑,要大踏步往前走”“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等理念为世博人的改革赋能“更快”,寄托着世博人和朋友们对昆明世博园改革发展的美好祝愿。 如今,昆明世博园改造提升项目被列为华侨城文旅1号标杆工程。目前,华侨城集团按照“高点规划、高速建设、高质呈现、高效运营”目标,正全力推进项目落地实施,力争3年左右向昆明市民呈现一个全新的精彩新世博。 共享之美 全力推进项目落地实施 2019年7月,昆明世博园改造提升项目按下建设启动键。 未来的昆明世博园,将以“文化新名片,旅游新地标,发展新引擎”为提升目标,以“打开大门、融园入城”为改造策略,使世博园融入城市发展、融入文化传承、融入产业创新。 未来的昆明世博园,将突显园区内森林的自然生态优势,联动周边生态资源,积极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实践智慧健康发展战略,打造森林康养实验区。 “我们将立足云南得天独厚的立体美、多样美、和谐美,从区域化布局、专业化运营、融合式发展的角度,全力构建产业生态链。由‘见子打子’模式向‘正规军作战’转变。”张睿表示,再出发,勇往直前,其中最值得歌唱的主题是追梦:生命之花的共享之美。 “云南山清水秀、天蓝地美,云南美好的生活方式,应该让更多人共享!”作为“美好生活创想家”“美好生活的引领者和创造者”,华侨城云南世博旅游集团畅想云南全域旅游更美好的未来。 他们将为“银发族”订制“云南美好的生活方式”。以世博“生命之花”的合唱,传递云南自然及生活之美的信息。以合唱团、老年大学等形式,用美拨动更多年长者心弦,吸引他们来云南共享美好生活。 他们将用“文旅+科技”“文旅+教育”,让更多青少年在专家、学者、名人“大咖”的导游下,边学边玩并快乐着,探索历史的厚重、拓宽生命的景深。 他们将用云南旅游为中国故事提升传播力和影响力。20年前,一只灵动可爱的滇金丝猴“灵灵”,从遥远的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奔向昆明世博园,写下云南滇金丝猴保护、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佳话。“灵灵”手捧鲜花,在这个充满绿色与希望的地方,成了云南乃至中国家喻户晓的文旅IP形象。“云南是诞生文化IP最好的地方,我们想通过‘灵灵’在更大的舞台上向更多的人讲述绿色发展故事,传递生态文明思想。”张睿说。 本报记者 朱婉琪 曹婕 文 龙宇丹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