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2019年10月17日 星期四
第A11版:智慧家    
       
版面导航

第A01版

第A02版

第A03版

第A04版

第A05版

第A06版

第A07版

第A08版

第A09版

第A10版

第A11版

第A12版

第A13版

第A14版

第A15版

第A16版
2019年10月17日 星期四
首付不够刷卡凑?这种做法行不通了

    小白刚刚定了一套189万元的房子,首付30%,在付首付款的时候,被开发商告知只能刷借记卡,不能使用信用卡。她蒙了:两年前买房的时候,她首付款的70%都是刷信用卡搞定的,怎么现在不行了?

    “首付不够,刷卡来凑 ”,这是近几年一部分购房者解决首付款来源时采用的一条“捷径”。但随着国家严禁个人综合消费贷款等资金违规流入楼市的举措出台,近段时间,多家银行收紧了房地产类商户刷卡付款的政策,有的银行设置了信用卡对房地产类商户交易的限额,有的甚至禁止使用信用卡支付与购房相关的各种消费。

    地产商POS机不支持刷卡套现

    记者了解到,与信用卡持卡人相关的业务主要包括购房、二手房中介费、租房和物业费等。

    采访中,多家地产公司均表示,不接受信用卡刷卡购房。“我们只限使用借记卡,不能刷信用卡买房。而且去银行贷款时,银行会审查首付的资金来源。”融创文旅城案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银行是在POS机类别上实现设限的,因此有一些中小地产商会钻空子,使用非地产类商户代码的POS机把信用卡里的钱套现出来。但是这种做法风险太高,即使将信用卡里的钱刷出来了,只要在持卡人名下买房或者办理房贷,这些钱都算负债。在办理贷款时,银行看到多张信用卡都有欠款,一定会怀疑你的还款能力;并且刷卡日期和购房日期相近,银行也会怀疑信用卡资金用做首付,贷款很可能被拒绝。

    支付房屋交易中介费也受到限制

    除了限制购买商品房,支付中介费也可能受到限制。招商银行、光大银行、兴业银行、建设银行已经有相关规定,信用卡不得在部分房地产类商户进行交易,其中就包括了房地产代理和经纪类商户。也有银行对该类商户交易进行限额,单笔从1万元至3万元不等。

    在昆明这种情况并不突出,但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买房不仅要付出几百万总房款,购买二手房还要付出一笔不小的中介费。北京地区二手房中介费在2%~2.7%不等。若购买一套500万元的二手房,以2%中介费计算,需要支付中介公司10万元中介费。

    记者咨询了新亚企航等多家地产中介公司,大部分不支持刷信用卡支付定金和中介费。对此,有专家表示,银行对中介费刷信用卡限制是合理的,因为中介费涉及到房屋买卖,也和房屋成交总价挂钩,限制中介费对炒房也会形成一定打击。

    严禁个人消费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楼市

    早在两年前,住房城乡建设部、人民银行、银监会三部门就联合部署了相关规范,叫停此类融资行为。银行业监督管理部门各级派出机构加大了对银行业金融机构个人住房贷款、个人综合消费贷款、经营性贷款、信用卡透支等业务的监督和检查力度,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各类违规行为。同时,要求各地对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地产中介机构、互联网金融从业机构、小额贷款公司等违规提供购房融资的行为,加大查处力度。在依法依规查处的同时,将违规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地产中介机构列入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将互联网金融从业机构、小额贷款公司等机构违规提供融资行为依法录入征信系统。

    个人消费信贷资金流入楼市俨然偏离了“房住不炒”要求,影响房地产调控效果。这次银行收紧房地产类商户刷卡的举措,堵住了刷信用卡支付房款的通道,也能够减少一些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的冲动,使得信用卡金融风险得到防范,也使与房地产有关的金融风险得到控制。

    刷信用卡付房款首付隐患很多

    从逻辑上来讲,信用卡消费本质上属于消费贷,只能用于购物、餐饮、旅游等日常消费,按理不能支付首付,也不建议购房者钻这个空子,因为用信用卡支付首付存在不少问题。

    首先,会被银行认定存在套现嫌疑。房子的首付款和一般的消费品不同,金额通常较大,有些人信用卡的额度不够高,一张卡难以支付大额首付,就采用刷多张卡的方式来弥补额度的不足。多张信用卡在同一商户同时进行大额消费,容易被银行认定存在套现行为。套现本身就是一种违法行为,轻则被银行追回资金封卡,重则征信被计入不良信用记录。

    其次,房地产类型交易不能分期。有些购房者通过提高临时额度,使用多张信用卡支付了首付,期待着后续能够通过账单分期付款减轻还款压力。殊不知房地产类型的交易不能分期,只能一次性还清消费款项。以招行为例,在官网上明确提到“预借现金交易、分期付款交易、房地产交易、已申请用于购汇的人民币款项,以及其他本行指定的交易不能申请账单分期”。如果到了还款日不能及时还款,个人征信就会出现污点,得不偿失。

    本报记者 阿芳 实习生 杨何玉

底部
新闻爆料热线:0871-4160447 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56699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YearPh-MonthPh-DayPh HourPh:MinutePh:SecondPh
云南网 滇ICP备08000875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春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