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2019年10月23日 星期三
第A14版:副刊    
       
版面导航

第A01版

第A02版

第A03版

第A04版

第A05版

第A06版

第A07版

第A08版

第A09版

第A10版

第A11版

第A12版

第A13版

第A14版

第A15版

第A16版
2019年10月23日 星期三
书话
美在一株草 ——读王加婷《我有蒲草》


    □ 赵青新

    读过一些花草闲文,但整本集子从头至尾写一种,却是稀见。王加婷这部《我有蒲草》,我本以为“蒲草”只是象征性的统称,没料到,竟然真的只写蒲草。

    说起蒲草,我想大多数人与我一样,印象停留在端午节。小时候我们很淘气,总喜欢挥舞形状似剑的蒲叶,追逐嬉闹,胸前还挂着香囊。小时不懂习俗,后来知道,中国传统视蒲为灵草,可防疫驱邪。

    读《我有蒲草》,方才晓得我的认知多么简陋。在我眼里,它们都是蒲,懂行的人看来,却不一样的。比如,菖蒲香蒲虽相似,然非同族也非远亲,菖蒲是天南星科植物,香蒲则是香蒲科植物,其中还可细分,李时珍据生长地与形状,分为泥菖蒲、水菖蒲、石菖蒲、钱蒲。文学史家郑逸梅则将之分为浜菖、水菖与石菖蒲三类……

    标准较随意,只大致区分。分而又分,也因为,养蒲如养兰,已经形成圈文化。辑五“斯是蒲人”,访谈各位蒲友,交流养蒲经验,畅聊秘诀心得。书中他处也多有养蒲、赏蒲的描述,并述及蒲草可入菜,有养生功效,《周礼》《遵生八笺》等皆有记载,古老而久远。全书做了大量普及,又配了很多图,但并非知识类书籍,前面四辑都是随笔,属于散文的情致。

    读《我有蒲草》,或有欣逢故人的恍惚。知堂说:“喝茶当于屋瓦纸窗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王加婷讲草,非茶,然韵致是同质的,连语气都仿佛。“最清淡宜人的,是在窗下养一盆绿蒲,与其消磨时光到星光满天。若是窗外还有一条河,人倚在窗前看揉碎的月光,听水面上婉转的幽乐,那逸趣真是不易。”知堂未现书里,形神至,林语堂《生活的艺术》几次被引用,也很能见得这一脉的美学理念,以这样的文笔,时时浸润着清绿的书写。

    全书的底蕴是文人的思绪。蒲草作为案头清供,把自然的美引入封闭的室内,缩小于方寸之间,供之几案,为蓄盆景,因此要选择姿态,随时修剪,要适宜的盆盎,浮置土石,或枯木搭配,更要为其歌咏吟诵,寄托情思。“文房一盆绿蒲,并非声色娱情,而是文人心中的名山胜景。”王加婷如是说。她说,蒲有文气。文气在哪儿?

    《我有蒲草》就洋溢着蒲的文气。诗词歌赋,菖茂绿沁。从《诗经》走出,蒲草的意象摇曳在时间的河畔。寂然生长,独立于风。它的形象就是它的喻体,代表了中国文人的一种追求。因而它也经常出现在文人画里。苏轼、金农、胡公寿、朱屺瞻、齐白石、吴昌硕,每一位都写成一篇文,与菖蒲结下不解之缘,他们的情趣,似菖蒲的风骨,与高雅的艺术呈现,中国的文化审美熏养一代代人。对蒲草的爱,蒲草的理念,也是无国界的。大不列颠爱东方草木之美,东瀛的邻居尤为它吸引。《万叶集》的诗人在初夏的晨曦暮鼓里,一听到飞来的杜鹃在深山里初啭,就会想起蒲草,想到发髻上结满思念的蒲草的恋人。在日本,蒲草也是诗画的题材,庭园的景观,也有端午节,也有长蒲剑,有沐浴的菖蒲汤,有母亲的慈爱。

    我有蒲草。嘚瑟,恬然,欢喜。古人说:“不为无益之事,何以遣有生之涯。”这意思啊,遇着蒲草,显得更积极了一些。面对蒲草,映入眼中,我想到了从前,想到了乡里,想到了勃勃的生机与被它感动的心灵,我的心脏也跳了一跳,人生有多少值得珍重的。

底部
新闻爆料热线:0871-4160447 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56699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YearPh-MonthPh-DayPh HourPh:MinutePh:SecondPh
云南网 滇ICP备08000875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春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