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局街上买个炸洋芋,文化巷口买幅字画,文林街头转个糖龙……近日,云南财经大学附属中学寻访昆明文脉之“我和我的祖国”在学校进行,活动主题“大街小巷有名堂”把昆明的一条条大街小巷搬进校园,以主题街道巡游、爱心义卖和节目汇报展演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在校园里呈现了老昆明街巷历史和文化的变迁,以及“一带一路”下的“故人新友”面貌。 《寻味钱王街往事》《暖暖的人家温情,浓浓的滇云文化》《昆明在身边》……有学生们倾情演绎的节目,跨越时空,瞬间把老师和家长带回了老昆明。“文脉是失传已久的滇剧,是藏在大街小巷的茶馆,更是说书人口中的绘声绘色。昆明就是一个很有文化和诗意的城市。”同学们动情地说。 而活动中最受追捧的要数昆明街道文化体验区的爱心义卖,师生和学生家长积极参与其中:大家在主题街道边巡游,一边购买自己喜欢的物品。参加义卖的同学则在自己的展区尽情吆喝,宣传所属物品,当起了“小贩”。转糖龙、书法绘画、手工制品、小时候的玩具、珍藏书籍……纷纷摆摊入市,成为街巷上的“抢手货”。 “很感谢学校组织这么多有意义的活动,让我们和孩子一起认识了昆明大街小巷、名人事迹、标志性建筑和特色美食,通过走访、摄影等形式记录寻访的足迹,了解昆明的历史和文化。”家长刘女士说。 据财大附中领导介绍,“寻访昆明文脉”活动是学校一直打造的一个文化品牌,从建校开始就延续至今。每年初中部的同学们都会参与到系列活动中,这对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看到家乡美,感受祖国美,进一步提升学校文化内涵,培育学校办学特色是非常有益的探索。本报记者 罗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