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城出来,沿着弯曲的盘山公路车行14公里,就到了大平掌村。作为农业村落,大平掌的农田中曾经布满了玉米、甘蔗等作物。2018年下半年,村民们在普洱奇济康农林开发有限公司的帮助和指导下,陆续在自家田地里换上了一株株花椒树苗。正是这些小小的树苗,给村民们的生活和经济带来巨大变化。 政府+企业+农户 发展特色种植业 澜沧隶属普洱市,是云南省县级面积第二大县。这里有人口众多的直过民族,经济建设起步晚,社会发育程度低,发展基础弱,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云南省深度贫困县之一。《澜沧县精准脱贫攻坚三年实施方案(2018-2020年)》指出,该县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等现状,并制定了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的“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在产业就业扶贫工程中,提出要发展特色种植业,而有着多年花椒全产业链经验的普洱奇济康农林开发有限公司进入澜沧,开始了“政府+企业+农户”的产业扶贫之路。 云南奇济康成立于2014年,由成都丰味居食品有限公司投资,专注于发展花椒全产业链开发。“丰味居”获得成都市名优产品和四川省农产品知名品牌称号,也是四川省川菜调料商会常务副会长单位。在进入澜沧之前,奇济康于2015年在楚雄南华建设了1000亩花椒标准化产业示范基地,进行育种育苗和科研培训。带着丰富的经验,奇济康在澜沧建设了300亩花椒产业示范基地和科研、育苗基地,在各乡镇建立了产业服务站和花椒收购站,正在筹建澜沧奇济康花椒加工厂和花椒批发市场。 因地制宜 种植以花椒为主的香料20万亩 澜沧县主要属南亚热带夏湿冬干山地季风气候。全县海拔高差悬殊,立体气候明显,在花椒种植进入之前,这里没有支柱型经济作物。奇济康凭着以花椒为主的香料产业经验,看到了澜沧适宜花椒生长的地理条件,也看到花椒管理方面的优势。花椒耐干旱,适合山地坡地,从海拔500米到2800米都可以种植,因此澜沧全县坡地及坝子都是花椒种植的适宜地。花椒鲜果可进入餐饮业,干果可加工做调料,花椒枝条可加工为保健用品,花椒籽可制成肥料,另外花椒可榨油、制成面膜、降血脂保健品等,可谓全株利用致富作物。 2018年7月,奇济康与澜沧县政府、云南省林科院签订三方合作协议,在全县发展以花椒为主的香料20万亩。2018年已实现种植面积约1万亩,今年的目标任务是种植花椒10万亩。 “农户只要愿意种植,我们就愿意一起努力” 奇济康董事长张大成也是丰味居创始人,他回忆,来到澜沧后,去过每一个乡镇,也到过大部分村寨。“澜沧交通非常不便。很多村寨车都进不去,我们就徒步给村民送树苗和肥料。”落后的交通导致村民接受新事物时有很多顾虑:今天听了宣传,登记要多种一些,明天听隔壁邻居说说又要减一半,后天想想还是多种点吧。村民每改变一次主意,公司工作人员就得挑灯夜战重新做表格。张大成说:“农户只要愿意种植,我们就愿意一起努力。” 张大成介绍,花椒是致富的宝。花椒树三年挂果、五年丰产,正常管理可以达到每亩年收入5000元以上。可喜的是,全县每个村都有了多位致富带头人,有了他们的帮助,花椒种植工作展开得越来越好。“花椒树一次种植可生长20年,对于现在大部分产业亩产年收入不足3000元的农户来说,这是巨大的提升。”作为可持续增收的农作物,花椒树承载着澜沧农民的希望。 目前,奇济康正促进成立云南省花椒产业协会,努力申请澜沧花椒“绿色食品”标志,协助政府建立行业标准和行业规范,利用各种渠道和方法营销“澜沧花椒”,努力打造“澜沧花椒”美誉度和知名度,建设“澜沧花椒”知名品牌,助力云南扶贫产业可持续发展。 本报记者 杨兮 文 奇济康供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