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庆州德钦县佛山乡江坡村是典型的山区贫困村,脱贫攻坚面广程度深。作为驻村扶贫工作队长兼第一书记的丹珍汪杰,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用最实的措施推动脱贫攻坚,用最真的关怀贴近群众,用毅力和辛劳弹奏着梅里大地上铿锵不绝的扶贫音符。如今走进江坡村,只要一提到丹珍汪杰,村民们都会亲切地称赞“阿克汪杰,亚布若(汉语意思:汪杰大叔,是很好的人)”。 主动请缨驻村扶贫 一待就是近3年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组织把我安排到挂钩村,这是对我的信任,我要尽最大的努力为民服务、为民解忧、为民办事!”在2014年11月,54岁的丹珍汪杰主动请缨,来到了迪庆州地税局挂钩帮扶的江坡村。“都快到退休的年龄了,应该放下手中的工作,安养晚年!”很多亲朋好友得知丹珍汪杰要驻村消息后,纷纷劝他不要去,但他毅然谢绝了亲朋好友的“好意”,义无反顾地踏上这条扶贫路,而且一待就是近3年。 刚到江坡村时,丹珍汪杰用了近一个月时间,深入7个村民小组、3个宗教活动场所、160户群众家中,在雪山牧场、田间地头、农家炕头与江坡村的群众交心谈心,了解掌握江坡村的村情和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协助乡村两级认真开展基础建设、维护稳定、基层党建等工作。 在精准扶贫工作开展后,丹珍汪杰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政治任务,精准识别出建档立卡贫困户64户278人。按照上级的要求,江坡村要在2016年底实现村脱贫出列,为此丹珍汪杰放弃了大部分节假日和周末的休息时间,用心用情用力为贫困群众想办法、解难题,积极争取资金项目,有力地推动了江坡村的脱贫攻坚工作。 驻村开展工作时间 全年共计283天 在驻村期间,丹珍汪杰有个“特殊”的习惯,就是坚持每天记录工作的开展情况、群众反映的问题、参加的会议等。翻开他的笔记本,我们不仅看到了很多进村入户、帮助群众的事情,也算出了他在2016年里驻村开展工作的时间,全年共计283天。“在入党时,我们就宣誓要为人民办事、要为人民服务,这是我必须要做的事情。”面对记者的采访,丹珍汪杰坚定地说道。 据了解,驻村两年多来,丹珍汪杰还先后帮助解决贫困学生学杂费、贫困户建房资金等,累计个人出资8000元;在2017年7月,为说达村民小组下一步发展乡村旅游,丹珍汪杰动员该村村民在说达湖周围植树110棵,并由他个人出资解决了树苗费和劳务费11000元等。 “在江坡村,我走遍了大部分地方,牧场到了、田野也到了,没有一个村民是我不认识的;在生活中,我喜欢和村民们交朋友,他们也喜欢和我拉家常、说真话。”两年多的驻村期间,54岁的丹珍汪杰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讲述着自己的“迪庆精神”和梅里雪山故事,在雪域高原生动、直观地践行着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民务实的足迹深深地镌刻在江坡村的山水间,使雪域高原脱贫攻坚的旗帜更加鲜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