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2019年11月11日 星期一
第A02版:要 闻    
       
版面导航

第A01版

第A02版

第A03版

第A04版

第A05版

第A06版

第A07版

第A08版

第A09版

第A10版

第A11版

第A12版

第A13版

第A14版

第A15版

第A16版
2019年11月11日 星期一
普洱茶·贡茶制作技艺 乌铜走银制作技艺 扎染技艺 东巴象形文字书写艺术 彝族刺绣 永子制作技艺
借上海进博会东风 云南非遗大放异彩








    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10日在上海闭幕。回顾6天来的精彩,闪耀其中的“云南元素”让展商、采购者、逛展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云南交易团如期赴约,签下大单;中国(云南)自贸试验区3个片区揭开“神秘面纱”,寻找八方合作伙伴;云南歌舞在进博会舞台上你方唱罢我登场,带来七彩云南的热情;首次增设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暨中华老字号展示及互动区”中,云南6项代表性非遗则搭建起了一个弘扬民族文化的展示交流平台……

    普洱茶·贡茶制作技艺、乌铜走银制作技艺、扎染技艺、东巴象形文字书写艺术、彝族刺绣、永子制作技艺,它们在进博会上生动诠释了——云南非遗,世界共享。

    李兴昌

    在进博会上品一杯普洱“贡茶”

    这是什么?茶叶吗?现场,一款“皇室龙团”的普洱贡茶让参展者停下脚步。“这款采用普洱困鹿山皇家古茶园乔木茶树为原料。”普洱茶·贡茶制作技艺第八代传承人李兴昌介绍,普洱茶·贡茶制作技艺作为被国务院和文化部列入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茶树的选种,茶园的管理,茶叶的采摘、萎凋、杀青、揉捻、晾晒、蒸制一系列过程,贡茶的制作技艺都是十分微妙和精细的。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保护普洱茶·贡茶制作技艺,我们一直致力于不断改良制作技术和工艺,提升普洱贡茶的品质和品味。”李兴昌讲到,普洱茶造型特点充满了文化意味,如沱茶之团、饼茶之圆、砖茶之方,体现了团圆、圆满、和谐的中华民族传统观念。

    白小柏

    “绣好”每一针每一线

    “这是一幅年年有余的彝绣。”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白小柏在云南非遗展区拿起自己绣了一个月的彝族绣图告诉现场观众,自己从12岁就开始绣了,至今已经绣了50多年了。

    现场,身着彝绣服饰的白小柏“炫”起了自己高超的剪纸技艺,一双巧手拿着一把小剪刀游走在一张彩纸上,1分钟的时间就剪出了一对活灵活现的小鸟,让现场观众大为赞叹。 来自于“绣娘村”的白小柏所展示的彝族刺绣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丰富多彩。其主要特征是造型厚实,构图饱满,大量使用虎牙花、葫芦花、牡丹花和鸟、鱼、蝴蝶、孔雀等吉祥图案。

    杨语嫣

    把古老扎染技艺传承下去

    在云南非遗展区内,第三代安宁扎染非遗传承人杨语嫣正在现场教授观众制作一款自己扎染的丝巾。“我们以古老的扎染技艺融合现代设计元素,能让大家更有兴趣认识和了解安宁扎染。”杨语嫣说,作为传承人,就是想把这一份千年的古老扎染技艺传承下去。

    进博会上,杨语嫣带来了大美云南系列、绞缬华服系列、光影系列等扎染的围巾、台布、绣服等产品,现场观众非常感兴趣。“希望通过进博会这样的国际化平台,既能激发出新的创作灵感和创意,还能让更多的人认识到扎染,喜欢上扎染,将其推广到世界各地。”杨语嫣说道。

    袁昆林

    让“乌铜走银”走出云南

    “做这个手艺的人很苦,这份手艺很难学。”袁昆林说,因为苦、因为难学,这项被誉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乌铜走银”差点成为一项人类即将消失的文明记忆。

    为了留住这珍贵的技艺,袁昆林带着自己精心制作的“乌铜走银”作品来到了进博会。“乌铜走银技艺目前只局限于云南,利用进博会这样一个国际性展会,可以让更多人了解云南乌铜走银技艺。”袁昆林说,乌铜走银工艺远比一般的铜银工艺复杂得多,乌铜走银作品历经化料、秘方炼铜、锻片、錾刻、走银、成型、抛光、揉黑等十多道工艺使其在庄重深沉的黑底衬托出银光闪闪的灿烂纹饰。由于其工艺的独特性,所以所有加工制作必须由经验丰富的匠人全手工完成,因此无法批量生产,这也就决定了每一件作品的唯一性和不可复制,显得弥足珍贵。

    李庆

    将“保山永子”打造成世界品牌

    “快来看看,这枚黑棋透光看居然是绿色的!”云南非遗展区内,现场观众直呼的正是云南围棋子(永子),展台上不仅展示了永子围棋,还展示了以永子棋制成的永子项链、永子戒指等永子衍生品。

    “要不断研发新产品,更好地为参观者展示永子的文化多元性和现代感,也能让永子棋走得更远。”保山市永子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庆说,希望借助进博会将保山永子打造成为一个走向世界的品牌。云南围棋子(永子)制作技艺作为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保山特有的南红玛瑙、黄龙玉、翡翠和琥珀等矿石原料,采用保密配方和绝技熔炼、传统手工点丹而成的围棋子,因这种棋子产于永昌(云南保山古称永昌)并被时任称之为永昌子。

    和正文

    让全世界了解“文字活化石”

    在云南非遗展示区,最为瞩目的当属“文字活化石”——纳西东巴象形文字。云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白沙锦绣艺术院东巴文指导老师和正文用传统的竹笔、东巴纸现场书写东巴象形文字,引得现场观众驻足欣赏。

    “东巴象形文字就是一幅艺术作品。”和正文指着一张意为“有付出就有回报”的东巴象形文字解释说,这幅东巴文里写着女人、月亮、播撒和发芽的种子等东巴文字,正是寓意着播撒下去的种子能够发芽、茁壮成长,代表着播种希望。

    “此次参加进博会就是想让全世界更多的人了解纳西东巴文化,关注纳西东巴文化,让更多的人知道纳西东巴文化的独特性。”和正文直言,目前,掌握学习纳西东巴文的人非常少,未来纳西东巴文将面临失传困境。云南网记者  杨萍 李星佺 摄影报道

    相关新闻

    进博会成果丰硕

    成交711.3亿美元

    比首届增长23%

    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10日闭幕。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副局长孙成海介绍,此次进博会交易采购成果丰硕,按一年计,累计意向成交711.3亿美元,比首届增长23%。截至10日中午12时,累计进场超过91万人次。

    据新华社

底部
新闻爆料热线:0871-4160447 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56699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YearPh-MonthPh-DayPh HourPh:MinutePh:SecondPh
云南网 滇ICP备08000875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春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