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冬季后,云南结石病医院迎来一波就诊小高峰,在接诊的患者中出现了多位因进补诱发胆结石的中老年患者。“天气慢慢冷起来了,不是说冬天要进补吗?就想着多吃点有营养的东西补身体,没想到吃完总感觉胃胀得不舒服,还有些隐痛,吃了胃药也不见好。到医院检查才知道是胆结石发作了。”61岁的患者毛阿姨向记者表示,幸好就医及时,在该院接受了三镜联合微创保胆取石手术后,成功保胆取石。 冬季进补太油腻 胆囊结石“滚雪球” 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冬季进补是全国各地的习俗,不同的地区皆有不同的滋味。云南每年一到冬季,“酸菜猪脚”“汽锅鸡”“红三剁”的上桌率就日渐增高,亲戚朋友聚到一起更是要豪饮几杯。殊不知,在这样高热量、高脂肪的油腻饮食摄入下,胆结石也在“茁壮生长”。 云南结石病医院名誉院长、我国著名肝胆外科专家、43医院肝胆外科中心原主任陈训如教授分析到,传统进补的食品属于“三高”食物,会使胆汁中胆固醇含量增高,杂质沉积结晶,从而诱发胆囊结石;而胆结石患者在进补后,则容易出现夜间上腹不适、胀痛,甚至剧烈的胆绞痛。 记者在云南结石病医院门诊了解到,秦先生患胆结石已有3年之久,他表示:“老婆说冬天要吃点好的补身体,天天大鱼大肉做给我吃,还经常煲鸡汤和猪蹄汤给我喝,结果前天晚饭后,我右上腹开始隐痛,一直没办法缓解,到云南结石病医院一检查胆结石已经2厘米了。”经检查,秦先生的胆囊功能良好,该院肝胆外科专家陈宏主任为其进行了微创保胆取石手术,顺利保住了胆囊。 爱护胆囊是重点 微创取石很关键 陈训如教授特别强调,对于胆囊结石患者来说,冬季进补不只是补热御寒,也对胆囊健康提出了新的考验,应遵循“量体裁衣”的原则。胆结石患者在冬季务必规范饮食并提高警惕,做到荤素搭配,合理饮食。还有很多患者觉得结石是小病,发作、疼痛时吃点药,症状消退就遗忘了结石的存在,结果耽误了最佳取石时间,导致胆囊功能丧失,甚至因结石长期的慢性刺激造成胆囊癌变。 在胆结石的科学治疗方面,陈训如教授表示,随着胆囊的重要消化和免疫功能被医学界所认同,保胆取石越来越得到更多的肝胆外科专家及患者的认可。目前比较先进的方法是“三镜联合微创保胆取石”术,这种技术的一大优势就是三种内镜联合应用,在全程可视的条件下进行,在取净结石的基础上,保留胆囊及其重要功能,具有出血少、疼痛少、恢复快、创伤小等显著优势,已经在临床上获得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撑,目前全国已有500多家专业医疗机构开展了这一先进术式,成为了治疗胆结石的首选方式。 据了解,云南结石病医院是目前我省开展保胆取石最多的医院之一,肝胆外科是云南结石病医院的重点学科,以年均超千例的保胆取石手术量,发展成为云南省保胆取石的核心阵地之一。 陈训如教授还强调,胆囊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和免疫器官,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胆囊功能的多样性和重要性已被医学所证实:胆囊有存储、浓缩、排泄胆汁、调节肝内外胆道压力、分泌和免疫等重要作用,是维持生活质量不可缺失的重要器官。因此,胆囊功能良好,尽量保胆取石。本报记者 王劲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