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2019年11月12日 星期二
第A13版:时评    
       
版面导航

第A01版

第A02版

第A03版

第A04版

第A05版

第A06版

第A07版

第A08版

第A09版

第A10版

第A11版

第A12版

第A13版

第A14版

第A15版

第A16版
2019年11月12日 星期二
社论速读
无盖井坑又夺一命 现场管理难辞其咎

    11月9日,武汉一名10岁男孩正常行走时突然掉入下水道井坑中。当地消防、公安等部门经过5个多小时救援才将男孩打捞上来,当时男孩已经死亡。据在现场的男孩堂叔称,井坑位于路面一处工地,当时没有井盖,只是用绿色网覆盖。惨剧引发广泛关注,据报道,事发当晚井坑依然没有盖上井盖。

    《南方都市报》评论:对于井盖的维护、施工现场的井坑管理和相关安全措施,并不是没有规定,只是在现实中却难以实现。一方面是违规成本很低,不出事几乎没人管,出了事也可能不了了之。例如,哈尔滨今年9月推出新规,规定井盖缺失6小时内必须补齐,否则最高可罚款1000元。这已经是针对“缺盖”相对严厉的措施了。另一方面,主管方难以确认,导致举报和追责都有难度。虽然举报井盖缺失是有统一的市政热线可以拨打,但不同的井对应不同的主管部门,还可能涉及多头监管的问题,就会导致对责任踢皮球的可能,老百姓也很难分清,有人打了很多电话举报自家门前大街上的井盖缺失一年半载都解决不了,就是因为各个部门之间互相推诿。此次事故中,男孩坠入的井坑是由武汉东湖高新区建设部门和水务部门处置的,那责任主体是谁,会不会出现和施工单位之间的扯皮,会不会不了了之,都值得关注。

    除了防止“缺盖”,对于“缺盖死”也需要有更多措施。例如,有人坠井后救援的有效性,不仅由响应速度决定,也由信息掌握和专业程度决定。此次救援人员翻了多个井盖都未有发现,最后是附近路人提供了信息,称孩子可能被卡在污水处理厂附近较窄的井道处,才找到了男孩。如果救援人员能对井坑和下水道信息有更多了解,或许能抢救更及时,增加坠井者的生还机会。另外,有人提出可以学习国外的经验,在井坑内加入拦截网,防止不慎跌入井坑的人被冲走,也是值得研究的建议。

底部
新闻爆料热线:0871-4160447 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56699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YearPh-MonthPh-DayPh HourPh:MinutePh:SecondPh
云南网 滇ICP备08000875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春城晚报